close

在首爾熱鬧一點的街道行走,很難避開「不小心」看到巴黎貝甜(Paris Baguette)的藍白招牌。它是南韓連鎖麵包咖啡店的第一品牌,被稱為「南韓的星巴克」。只不過星巴克主要賣咖啡,巴黎貝甜賣的是麵包。

巴黎貝甜目前在南韓有2,900家分店,在海外也有將近200家分店,年營收超過十億美元。1986年創立的巴黎貝甜想要的不只是南韓第一,它公開宣布到2020年時,要成為世界第一的目標,計畫在海外60個國家展店3,000家以上。

為什麼由韓國人來賣法國風情,可以賣得嚇嚇叫?由公司在網站上的一段話,可以一窺究竟:「我們是顧客的朋友與情人,要永遠跟顧客的生活在一起。」

為了讓顧客老想跟公司黏在一起,巴黎貝甜端出新鮮好吃的產品,以及時尚舒適的店面,要顧客不想也難。

優質產品 味蕾大滿足

巴黎貝甜對待顧客情人,第一個滿足的是他們的嘴巴。公司強調,它的管理重點放在教育員工,要他們以最新鮮的食材和最優良的客服,提供最高品質的產品。

巴黎貝甜在全球尋找各種適合的食材來源,母公司SPC集團設有食品安全中心,為旗下所有品牌的衛生與健康把關。為了追求新鮮度,每天送貨到店面三次,麵包在各分店現場烘焙,顧客吃進肚子的通常是剛出爐、熱騰騰的麵包。

此外,巴黎貝甜一家店販售的產品平均為150種,是一般麵包店的三倍之多。

麵包店賣馬卡龍跟三明治理所當然,只是巴黎貝甜更進一步,從麵包延伸出巧克力、沙拉、自家品牌的各種搭配飲品。商品在店面百花齊放,種類多到難以選擇,容易勾起顧客「現在吃不下那麼多,不然買回家吧!」的感覺,在店裡用餐之後還要外帶。

而「這次買不了那麼多,不然下次再來吧!」的想法,又增加顧客一來再來的機會。顧客在店中排隊結帳時,店員積極招待試吃麵包糕點,為顧客心中湧現產品五花八門的印象再推一把。

店面設計 視覺有新意

巴黎貝甜對待顧客情人,第二個滿足的是他們的眼睛。近幾年,公司陸續翻新店面,設計團隊多次到巴黎取經,觀摩法國最著名的麵包店面,最終決定將店面視為一個大舞台的設計概念。

顧客可以透過開放式廚房觀賞廚師的忙碌,商品上妝登台,精心在店面被呈現出來。

拿一個簡單的三明治為例,不是以一般慣用的塑膠袋包著,而是以精緻的紙盒裝著。

設計團隊為店面訂出同時兼顧兩大任務的目標:一是外帶者的便利性,一是內用者的享受度。

雖只是賣給顧客一個麵包或一杯咖啡,但內用區的裝潢陳設不輸高價餐廳。自然溫暖的暈黃燈光、有質感的地板與沙發、牆上飛舞著草寫英文字體、空間又香又乾淨,也因此,吸引了不只一部偶像劇在店內拍攝。

既然要跟顧客的生活永遠在一起,巴黎貝甜花招盡出。有節慶,像是耶誕節將近,咖啡外帶紙杯化為小小耶誕老公公,不少忠實顧客喝完咖啡捨不得丟,洗乾淨之後收藏;有強片上檔,蛋糕跟著電影中的角色裝飾,逗影迷開心。陪伴顧客過日子,顧客與品牌之間產生了親密感。

肉鬆麵包 抓住中國人

巴黎貝甜能成功把歐式麵包介紹給飲食文化不以麵包為主軸的韓國消費者,也有信心將這套經營模式複製到其他國家。現在在中國、美國、越南與新加坡都有分店,而且目前的成績給了該公司更大的信心。

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報導,巴黎貝甜新加坡分店的平均日營收,比南韓分店高了將近六倍,讓數字說話。

目前的四個海外市場,中國要算是最成功的。從90年代中期開始,花了好幾年的時間研究當地的市場,一直到2004年在才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店,現在店面數已經突破110家。

韓國先驅報分析,巴黎貝甜在滿足中國消費者的味蕾上下了許多功夫。

知名的法國麵包品牌保羅(Paul)跟馥香(Fauchon),都因為無法合中國顧客的意,黯然退出市場;相較之下,巴黎貝甜推出了肉鬆麵包等,抓住了當地民眾的胃,近期才剛慶祝在中國度過第一個十周年。

願景明確 在地化經營

韓國先驅報指出,公司進入中國時,絕大部分的店面都開在市中心、房價高的住宅區、購物中心等,加上時尚的店面氛圍,成功營造了品牌的高檔形象。巴黎貝甜自認,在國外獲致成功的原因在於,重視品質以及產品在地化。

哈佛商學院知名教授科特(John P. Kotter)曾說,如果公司的願景沒有辦法在五分鐘之內解釋清楚,而且引起對方的興趣,代表公司的願景內容還有待努力。問題可能出在太過複雜,也可能是太過模糊,以致無法產生該有的效果。

如果以科特的這段話衡量巴黎貝甜的願景,相信應該可以過關。公司把顧客當情人,給他們跟麵包相關,最高品質的產品與服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