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問答網站的印象是什麼?是單純你問我答的資訊平台,還是一個集結眾人智慧,可以分享互動的社群網絡?在Web 2.0時代,或許你對問答網站的印象,也要大大改觀了。
近兩年,美國矽谷吹起一陣問答網站的風潮,數十個大大小小的問答網站紛紛問世,其中又以Facebook前技術長安捷羅(Adam D'Angelo)創辦的Quora,以及相片分享網站Flickr的創辦人費克(Caterina Fake)所推出的Hunch,最為人所熟知。
就連大型網站也將矛頭對準問答商機。今年二月,Google以五千萬美元的金額,購併了老牌的問答網站Aardvark,而Facebook也在今年七月測試了自家的問答服務「Facebook Questions」。
資深搜尋業者Ask.com也在今年十一月宣布,將放棄開發搜尋業務,未來專心經營公司從一九九六年創立之初即有的問答服務,並為此服務添加新的面貌。你或許好奇,問答模式存在已久,為何時至今日還能吸引眾多好手投入?
以社群功能為切入點1.0版本的問答網站以雅虎奇摩知識家最為人熟知,網友只要發出問題後,就等著熱心的高手解惑,但這種作法卻也存在不少待改進的地方。
首先是問題的重複性,有些問題只是換個說法,但本質上卻是一樣的意思,導致問題一答再答;又或者是網站上的資訊雖然豐富,卻沒有系統性的整理,以及設置正確答案的查核機制,無形中浪費資源。
第二個則回歸問答網站的重點,那就是答案的品質及精準性。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問題只要透過搜尋引擎就能輕鬆找到答案,但某些問題未必能透過搜尋發現答案或進行決策。像是「我現在該結婚嗎?」又或者是「適合我們一家大小的渡假地點?」這種沒有正解的主觀問題。
這讓2.0版本的問答服務有一個絕佳的切入點。雖然這些問答網站模式各異,但它們的共通點就是融入社群功能。
幾乎所有的問答網站都允許網友用既有的Facebook或Twitter等社群網站帳號登入,這麼做的好處是,網站可以立即掌握你的交友圈與興趣喜好,進而推薦擁有相關專長的人回答問題,或是直接為你量身訂做答案。
這些問答網站抓住一個特點:人們總是樂於回答朋友所提出的問題,這讓問題能在短時間內獲得解答,同時也能確保答案的品質與可信度,甚至進一步讓答案更加個人化、更加符合你的喜好。
搜尋領域的突破點善用群眾智慧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有大批人力為網站上的問題和答案進行整理、歸納,徹底發揮問答服務的價值。當然一些在社群網站中常見的互動、分享功能,問答網站一樣也沒少。
如同安捷羅曾表示:「人們手上的資訊還有九○%在他們的腦袋裡,而不是在網路上。」這些問答網站所要做的,就是透過問題,將這些資訊導引出來,而這些資訊正是目前搜尋引擎業者最想知道的東西。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一些創業老手、大型網路公司紛紛進軍問答領域,因為在現今搜尋引擎已能涵蓋大部分知識的同時,下一階段的突破點,或許就在於問答網站上,由眾人所貢獻的智慧結晶。
但在機會之外,這些新一代的問答網站同樣也面臨不少挑戰。因為極度仰賴社群機制,所以答案的深度及廣度,便取決於網站能吸引多少有知識的使用者。
網站經營者必須思考,如何提供完整的回饋機制與絕佳的使用體驗,讓網友能持續貢獻知識,並邀請朋友加入。對此,Hunch就設計一套完整的積分勳章系統,提高網友的參與意願。
商業模式成挑戰再者就是問答網站的商業模式。美國投資公司August Capital的分析師霍尼克(David Hornik)認為:「當人們提問的時候,會顯現出很多廣告訊息。」像是該去什麼餐廳?該買什麼禮物?Aardvark就尋求願意贊助答案的企業,優先將相關問題讓該企業回答。Hunch則採取分紅模式,在推薦答案中置入購物平台或零售網站的連結,當網友透過連結成功下單後,Hunch就可以獲得分紅。
而另一個獲利方法,是讓發問者出價買回高品質的答案。問答網站PeerPong就從使用者的Twitter或Facebook帳號中獲取資訊、建立資料庫,幫助PeerPong找到一些專家。例如當地最具權威性的腫瘤醫生提供的答案,就很有價值。
雖然獲利方法各有不同,不過目前這些新興的問答網站,似乎還沒有因此賺取可觀收入。「在問答網站營收看好之前,必須吸引百萬甚至上億的使用者,」曾任職於eBay和雅虎,現擔任問答網站Fluther顧問的史佩塞(Leonard Speiser)表示。
但目前問答網站的流量遠遠低於這個數字。而且矛盾的是,當使用人數變多之後,這些問答網站又要開始思考答案品質的問題。
儘管問答服務還存在重重挑戰,但美國市場研究公司Kelsey Group的分析師布斯(Matt Booth)認為:「這種社群搜尋在整個搜尋市場的市占率已達到了四%,而且還在快速增長。長期來看,這個市場可謂是金礦。」
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些問答網站摸索營收來源的同時,也為獲取資訊的方法,開創出新的契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