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的生活,是快樂競爭力的來源。
一位企業家在旅遊中見到一位漁夫,工作到中午就準備休息了。這位企業家看不慣,便上前跟這位漁夫說,時間還早,你還可以補到更多的魚。
漁夫回答說,今天賺得錢已經夠了,我想回家休息,與家人喝喝茶。「這點錢就夠了?
你還可以賺更多的錢。」企業家很懷疑地說。
企業家接著告訴漁夫,賺更多的錢,你就可以買夠多的船,聘人幫你工作,然後你就能賺更多的錢,等你有錢了,就可以和家人好好地休息享受。
漁夫回答得也很妙:「我現在不正就是要去休息嗎?」
企業家的精神是延遲享受,強調未來的好處。而漁夫的哲學,則是活在當下,享受眼前的好處。誰對?
我年輕的時候覺得企業家是對的,人要勤奮些;後來覺得漁夫的觀念比較好,人要懂得享受。現在,我覺得兩者都很重要。
年輕人胸懷壯志,一無所有,所以懷著崇高理想進入社會,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所以勤奮與賺錢是件重要的事。
年紀漸長,開始思想,賺錢是為了什麼?是否降低奢侈慾望,夠用就好,應該開始好好享受人生。
但是近年來又發現,無所事事是件可怕的事。工作的目的不是為賺錢,而工作的過程,本身就有樂趣。
我記得有一次代表經濟部輔導一家西門町的服飾店,服飾店的老闆私底下指著一位在街上遊手好閒的男子說,我們每天辛苦工作,一個月的淨利約8萬元,那位無所事事的男子是房東的兒子,每個月也收他們8萬元的房租,這個世界真不公平。
坦白說,當時還滿羨慕那位房東的兒子,有些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些人再怎麼努力工作,賺的錢還不及人家的金湯匙。不過現在想想,如果工作本身是種樂趣,無所事事反而是種折磨。
記得北藝大校長朱宗慶曾經說過,他為什麼這麼精神奕奕,因為他是「玩真」的,他熱愛他的工作,覺得他的工作好好玩,所以樂此不疲。
此外,人必須找到工作的意義與價值,當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後,金錢只是證明自己價值的工具;尋求自己價值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必拘泥在金錢比較上,反而海闊天空。
這是兩種生活態度,知足常樂,會有富足感;認真工作,會有價值感,金錢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人有安全感。休息久了,會無聊,追求目標久了,也會疲乏,平衡的生活,才是快樂競爭力的泉源。
🔥🔥🔥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即將引爆全台BoboMall播播LiVE-直播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BoboMall播播LiVE
🔥打造自己的會員經湾被動收入
🔥您只要手機分享領紅包
🔥直播引流客戶源源不絕
🔥1.點擊連結(每週限量)
🔥手機號註冊VIP,享購物點300P(紅包)
🔥2.分享專屬推薦連結
🔥每新增一位VIP享購物點30P,分享越多領得越多
🔥購物點於團購群,直播…購物時,1點等同新台幣1元🤩🤩🤩
🔥🚩跟著東森,再度攀上高峰!
- Mar 15 Mon 2010 10:24
快樂競爭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