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朱台翔

小傢伙一歲多,對許多事情都很有興趣,而且「出手」很快;所以根本來不及喊「不可以」。

有一陣子,他喜歡打開媽媽的皮夾,把信用卡、鈔票一張一張地拿出來。看到阿嬤的皮夾,當然也不會放過,但阿嬤說:「那是我的皮夾,裡面有我的隱私。什麼是隱私呢?就是,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屬於我自己的、私密的東西。」一歲多的人可以靜靜地聽完這些就已經是奇蹟了,但他竟然就此把皮夾還給阿嬤。

其實,「奇蹟」是早在他五、六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那一天,不知道為了一件什麼小事,他大聲地哭鬧著,阿嬤說:「跟你說一個比例原則,你有一個小小的委屈,就發一個小小的脾氣;你受了比較大的委屈,再發比較大的脾氣,這樣就是符合比例。」等阿嬤把話說完,他已經沒有什麼情緒了。

六、七個月大的時候,「流行」按電話機的擴音按鈕(話機會嗚嗚地叫),一玩就玩十幾分鐘。所以,阿嬤說:「有一種聲音,如果聽多了,對身體不好,我們說,那是噪音。」奇怪的是,才聽到這裡,他就放下電話機,去玩別的了。

有一天,他坐在地板上玩著一大盆的小石子,突然發現往樓下丟很有趣。阿嬤於是拿了兩個大小不同的小石子,說:「這個質量大、那個質量小,丟的時候有速度,質量乘以速度是動量,質量大的動量就大,打到身上會很痛。」

他也撿了兩個小石子,指著大的說:「動量大、痛!」不到一歲半的人竟然能把關鍵字抓得那麼精準──接著就不丟石子,好像也沒有什麼奇怪了。

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家有個規矩:大人不能對小孩說「命令句」;由於堅持不說命令句,阿嬤就發現,自己也變得比較聰明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