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幼稚園的時候,老師教我用一種有細細紋路的紅色面紙做了一朵假康乃馨。那是我送給母親的第一份母親節禮物。

上小學之後我開始有零用錢,每週多少錢已經不記得了,但是考試一百分外婆就會給我一百塊,投稿到學校的月刊也有稿費,把錢都存下來,正好可以在母親節時步行到舊家附近一家名為「星星花坊」的花店替母親買一束康乃馨花。

小學五年級時學校請了一位英文老師給我們每週上一堂英文課,我什麼單字都不記得,只記得康乃馨的英文──Carnation,就我當時的英文能力而言,這個單字並不短,卻因為某種理由一直刻印在腦海中。

出國念書之後的某個傍晚,有一個叫狄米特律斯(Demetrius)的傢伙來我的宿舍。他是我希臘室友的朋友,來訪時我正好在廚房煮咖哩,脂粉未施,尚稱邋遢,但他卻對我一見鍾情,並且展開浪漫攻勢。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就讓我聯想到莎翁的喜劇《仲夏夜之夢》,並且想到劇中人物狄米特律斯追求赫米雅(Hermia)的荒誕行徑。他第一次來宿舍接我的時候,送我一束紅色的康乃馨,他說希臘人喜歡送給心愛的女子康乃馨。我拿著這束花,有些尷尬,並且在心裡納悶,難道這也是為了喜劇效果?

經過了一番查證,我才知道康乃馨的英文Carnation是從Coronation (加冕儀式)演變而來,在希臘早期的加冕典禮上,許多花冠都是用康乃馨做成的。至於康乃馨本身則有愛慕之情的意涵,所以可憐的狄米特律斯並沒有送錯花。但是台灣的業者總是在母親節推出康乃馨花束也不是沒有原因的,安娜賈維思是美國二十世紀初活躍的女性主義者,四處奔走替女性謀福利。她的母親在一九○五年五月過世,在紀念她的母親逝世兩週年的典禮上,她用母親生前最愛的康乃馨裝點整個會場。她感慨美國有許多節日來紀念偉大的男性歷史人物,卻沒有一個屬於母親的假日,因此聯合民間團體的力量一起推動母親節的概念。

遺憾的是,安娜在見識到母親節被商業化後感到懊悔不已,並且組織團體反對母親節的成立,最後抑鬱而終。她曾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一段文字:

一張印有內文的卡片意味著你懶得親手寫信給你的母親,她為你所做的犧牲奉獻是世界上任何人都無法與之相比的。還有糖果!你買一盒給母親,然後自己吃了大部分,真是感人的情操。

在現今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商人利用節日製造商機已經是無法抵制的行為(其實也無需抵制,畢竟消費刺激經濟活絡)。但是我相信安娜女士寫此文的初衷其實很簡單,她希望我們以實際的行動來證明對母親的愛,那比任何昂貴的禮物都更有意義,或許我們應該溫習小時候親手做康乃馨花給母親的心情,只是用一小疊印有細細紋路的紅色面紙,和濃濃的孝親之情,可以做出最令母親感動的康乃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