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
有兩個看似窮酸潦倒的朋友一同坐在便利超商門口喝咖啡,一面爭相發表自己未來的人生計畫目標,一個人說「我以後想當台灣首富」,另一個說「我的目標是成為總統」,旁邊過往的人對這兩位仁兄的癡人說夢嗤之以鼻,要他們別做白日夢了,此話一出兩人回:其實認真說起來我們比你強多了,至少我們還有夢想,「你連做夢都不敢呢」。
「四眼田雞,十年後還原成兩眼」。當年要是沒人拋出這個想法,矯正視力別無選擇地就只能接受戴眼鏡的方式而已,也不會有近代雷射近視手術的發明。
「打電話可以不經電信公司?」如今透過手機通訊軟體,網路電話已讓這個虛擬想法走入真實世界。
甘迺迪1961年的一篇演說,自此奠定了日後登月計畫的美夢成真。Google現今正在打造的「射月計畫」,包括無人駕駛車、新能源科技、抗衰老研究…等,正是現代版的「登月大夢」,而所有計畫的起源都來自於「一個十年大夢」。
一兼二顧的雙願景
韓國三星企業自1994年開發出首支完全自主研發的手機算起,不到十年時間就達成了全球手機市占第一的目標,先後打倒了摩托羅拉、諾基亞、iPhone…等,這些當時都看似不可能被打敗的巨人對手。
「有一個十年黃金大夢」,這就是三星真正強大競爭力背後的秘密源頭,讓對手永遠追趕不及!
相較於許多企業,若不是訂定缺乏策略的空泛目標,便是淨想些浮華不實、遙不可及的計畫,三星企業的目標計畫不僅遠大,而且實在多了,這就是三星傲視所有競爭對手的秘訣之一,給自己設定一個可以挑戰十年的遠大目標。
大多數企業都追著財務目標前進,有時難免流於短視近利。因此,行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Philip Kotler)主張「雙願景」的管理方式,組織並非只能設定一個長期願景或短期目標,最好同時設定「雙願景」,即中短期目標與長期願景;「雙願景」可確保企業執行迫切的近期目標的同時,也能兼顧長期的未來願景。
訂定「近似策略目標」
如果跟隨者打算繼續當me too老二,最終可見的下場都只會走上失敗一途,差別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後進品牌不想失敗的話就得當個稱職的挑戰者,擺在眼前的只有兩個選項,不是直接挑戰市場大金剛,就是得讓自己儘速擺脫猴群地位,因此必須訂定實際可行的策略目標。
這個策略性目標不能太過遙不可及,因此最好選距離企業現況到未來之間最接近、而且是企業可以確實掌握到機會的目標為優先選項,故又稱此為「近似策略目標」。
審慎選定一個「近似策略目標」,才能消除情境中大部分的模糊性,也才能將議題還原並鎖定在一個簡單的課題點上,這樣才能開始進行行動方案。
改善敵我情境態勢
如以下棋作喻,棋手對弈時雖然最終目的是擊敗對手,但不是一次行動就能打倒對手,而是藉由每一次有計畫、策略性的每一步棋,逐漸「改善敵我情境和態勢」,這就是「近似策略目標」。
訂定策略性目標的意義即在於「為取勝路徑鋪路」,一方面對自己而言,主要目的在於「增加及創造於己有利選項」,有時企業為取得必要資源則會施行購併手段。另一方面對敵手而言,打破對手連貫性、製造混亂、打亂他的前進步調,以從中取得優勢,這也是常用的策略手段。
「雙願景」的可貴在於,當你開始想像貴公司十年後想變成什麼樣的公司,才會知道公司必須往什麼方向改變。例如鴻海的十年大夢會是希冀成為「台灣的三星」嗎?而宏碁希望十年之內直上「雲海之王」地位,但可惜雲海未免太縹緲高不勝寒,而且宏碁苦心孤詣經營多年的實體PC品牌一朝丟掉也未免可惜了。
所以,企業除了十年大夢之外,還需備妥堪用於近期目標的策略方案,以「近似策略目標」作為近期行動目標,與十年願景大夢兩不衝突,並且還能藉由時時修正過後的「近似策略目標」持續改善敵我態勢,並用以取得必要優勢資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