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布陀螺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電視節目的專訪裡,分享了他的「Work smart, not work hard」觀念,意思是要聰明工作,而非努力工作。的確,歐美的企業老闆,通常不鼓勵員工工作到要加班,而是希望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率地完成工作,這就是聰明工作的概念。員工從一大早就進到辦公室裡,一直到深夜才下班,這麼長的工時,卻不見得代表有高度的效能產出,反而卻造成公司成本支出的大幅增加,也會影響員工的身心健康。

身為上班族,絕對不要抱著苦行僧的態度埋頭苦幹,而是要採用有效率的方法,儘快完成公司所交待的工作,如此才能跳脫過勞的命運,過得輕鬆自在,也獲得公司的肯定,達成生活和事業的雙贏。

<第1步>找出工作重心

面對工作時,首要之務是找出真正的重心。每天來到辦公室,不妨自問:「這項職位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如果能冷靜思考,就可以找到答案,並把專注力放在最主要的項目上,以避免自己分神,花太多時間做不相干的事情,反而偏離了工作主軸,變成白忙一場的狀態。像是任何產業的業務,最重要的就是多開發新客戶,這也代表每天需要從不同管道來接觸陌生市場,如此就可以制定出相關的拜訪客戶計畫,督促自己完成。

<第2步>列出優先順序

將自己手上的工作,用1~10來排出處理順序,數字愈前面,愈要優先處理,像是「1」代表的是今天早上必定要回覆的客戶電話,「2」代表今天傍晚要交的會議紀錄……,一項項排序,自己就會很清楚哪些事情要先處理,也比較容易保持心情平靜,避免慌亂而造成嚴重錯誤。畢竟每天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同時做完太多事情,必須有所取捨。來公司上班前,可利用吃早餐或通勤時間,思考工作排序,如此一來,到了辦公室後,就可迅速進入狀況,而不會東思西想浪費許多時間。

<第3步>檢討耽誤原因

每天下班後,不妨運用五分鐘時間,思考今天在公司裡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什麼事情會耽誤時間?工作時是否能保持高昂的動機?如果看出自己的問題,就能尋求改善的方法,進而提昇效率。若發現自己有過度上網、打電話閒聊、偷玩手機遊戲、和同事談八卦、下午茶喝太久等狀況,便可以從排除雜務的方向來做修正,例如減少上網次數、不要一直閒聊吃東西,如此能增加可運用的時間,就不會變成快要打卡下班了,卻什麼事都沒完成。

<第4步>適度休息

經濟學裡有「邊際效用遞減」的定律,意思是時間和效能並非呈現同樣倍數的增加。就以工廠環境來說,如果作業員一小時可組裝一百組機件,不代表連續工作五小時,就可以裝好五百組,事實上,超過三小時後,便會感到疲勞,產出逐漸下降。這就代表工作也要適度休息,像是坐在位置上工作一小時,可以離開座位走一走、繞一繞,讓頭腦恢復清醒。此外,放假期間不妨完全地放下工作,絕對不要處理公司的事務,只需放空自己、盡情遊玩,當回到工作崗位後,又會感到精神百倍,有充沛的能量迎接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