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初婆70歲那年,她又重做了一回母親,不是她生孩子,是她女兒女婿車禍走了,留下兩個男孫。

一般人遇到這種事,免不了要怨天尤人一番,當初婆沒有,哭了兩天,擦擦眼淚,拎著包,上了一趟台北,親自把孫子領回山裡。隨孫子回來的,還有貨運公司寄來的幾大箱東西,裡頭有手機,有電腦,有平板什麼的,但是,當初婆連拆也沒拆,全塞在那間農具間裡。

「當初我怎麼教他們爸爸,現在就怎麼教他們。」她說,「當初,山裡也是什麼都沒有呀。」

小五、小六的孩子,正是好動的年紀,哪受得了鄉野生活?鄰長好心,請第四台幫忙拉線過去。
當初婆好聲好氣的拒絕他,但是鄰長的聲音大:「第四台卡好看。」

「免啦免啦,有四台很夠看了啦。」
當初婆拒絕的理由,成了鄰長口中的笑話:「哼,厝裡連第四台都沒有,我看她怎麼教孫子?」
沒有第四台看她怎麼辦?

有線電視終究沒牽進好姨婆的家,她的孫子放學回來得趁天光尚在,趕緊把字寫一寫,幫當初婆用快速爐升柴火、餵雞和種菜,家裡有電視,可是不常開。

兩兄弟借的書 都很厚

漫漫長夜,兩兄弟沒那麼早睡,每個星期總有一天,他們會陪當初婆到鄉裡菜市場買魚、買肉,順道去圖書館借回一周要看的書。他們借的書都很厚,像是全本的《西遊記》,沒有注音的《福爾摩斯》。哥哥告訴我:「借太薄的書,一下子就看完了,剩下的日子會很無聊。」

奇怪了,我們班上很多小孩也看書呀,為什麼總借那種輕薄短小的書,我三催四請他們依然看不完?究其原因,還是電視、電腦影響太深,遙控器一按就有的聲光娛樂,這台播廣告自動切那台,問孩子什麼叫耐心,竟有人回答:「耐心就是看電視時不亂轉台。」

這是十分鮮明的實驗對照,當初婆的孫子,小五、小六就在讀金庸,跟我談論《史記》,而一樣住在山裡的孩子,多半還被父母埋怨著,回家功課都寫不完:「老蘇,別出那那麼多功課啦。」

真的不是功課太多,而是電視頻道太多;不是功課太難,而是太難脫離電腦的誘惑。我佩服當初婆的教孫原則,看似簡單,其實比常人需要更多的堅持。

王文華《可能小學巡堂筆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