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次來香港,被朋友邀去「遊船河」,在皇后碼頭上了遊艇,然而開船沒多久,我已暈得七葷八素,快要昏迷,船長只好中途靠岸,在淺水灣把我放生。
想不到,後來搬到香港,我居然住在離島,搭船渡海,成了家常便飯。
平日搭街渡,去附近的坪洲買魚,梅窩行山。有事進城,搭渡輪去港島,如果去尖沙咀,再搭一段天星小輪。搭噴射水翼船,白浪如雪,「過大海」去澳門吃葡國菜。或者搭客運船,去更遠的珠海和蛇口港。
香港水性發達,有23條渡輪航線,來往各大離島,有78條街渡航線,行走偏遠的小島漁村,而抵港的遠洋輪船、商船、郵輪甚至軍艦,每年至少2、30萬艘。加上各式遊艇、舢舨、漁船,還有俗稱「大飛」的快艇,數也數不清。
所以維多利亞港總是熱鬧,晨昏日夜,舳艫舟楫,船隻絡繹來去,名符其實像過江之鯽,襯映著密麻麻的高樓,蒼藍灰綠的海色,水波天光,千態百樣,構成殊異的流動風景。船,是香港最動感的標誌。
而最顯眼的船,當然是那兩隻高舷長身,掛著酒紅大帆,常在維港出沒的中式木船(junk)。一隻叫《鴨靈號》,是香港旅遊發展局的,由老漁船改裝,尖頭窄身,只供外地遊客搭乘。一隻叫《張保仔》,是幾年前仿古新造的,木樓畫閣,紅桅巨帆,黃昏時掌起燈,帆影搖紅,旖旎如軟簾紗帳,充滿舊日風情。然而這帆只是裝飾,做做樣子,沒有功能,維港水流湍急,行船還是要靠引擎。


香港維多利亞港愈填愈淺窄,皇后和天星碼頭都不見了。維港上最顯眼就是鴨靈號。資料照片自由行人群洶湧來
台北的「艋舺」,得名於平埔族的獨木舟,香港的地名,更多水船痕跡,例如金鐘有添馬艦,油麻地有渡船街,將軍澳叫Junk Bay,以中式帆船為名,有人不察,以為那裡有堆填區,這Junk想是垃圾之意,真是冤枉了。
中式帆船叫Junk,並非鬼佬捉弄歧視,其實是航海史的遺跡,這種船出於漢朝,明清兩代,盛行於中國近海,雄視南洋。Junk之稱,源自馬來語,後來被葡語吸收,又經法語和英文拼音,遂成此字,有史學家考證,Junk,就是閩南語的「船」或「艚」。日人以英文音譯,呼為戎克船,漢人也跟著叫,卻不知這舶來品是自家土產。
搭船十幾年,浸淫濡染,見慣風浪,現在我不暈船了,可是我暈街,暈人,暈城。比起海面,街道狹仄壅塞,自由行的人群洶洶湧來,滔滔不絕,比風浪還兇猛,把我沖得發昏。維港愈填愈淺窄,滄海沒成桑田,變成一排排車道和大廈皇后和天星碼頭都不見了。
水和船,是這城市的標誌,象徵港岸和貿易,更象徵寬廣,包容,靈活流動,冒險無畏的精神。失去政治的自由之風,水性停滯淤積,漸漸乾塘枯涸,那兩隻中式帆船,會是香港命運的縮影嗎?


蔡珠兒《甜水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