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開手掌,手上布滿新舊硬繭與水泡交錯痕跡,這是製茶師許文彥20年來和機器拚力揉出好茶的「副產品」!勞力的工作,也曾讓他想放棄過,即使春茶產季的薪水,能讓他短短一個多月,賺得一般人的年薪,卻也讓他道出心酸,想轉換跑道。
許文彥身為「茶葉的造型師」,認為「揉茶」是門學問!「布球整形」講究技術,需借助布巾將茶葉包裹,經過機器擠壓搓揉後,解開布巾倒入炒鍋裡解塊,一次又一次、不斷重複同樣的步驟後,再讓原先的茶葉逐漸結成球狀(又稱為「採布球」),也是製茶工法裡最繁複的一個步驟。
擁有20年經驗的許文彥說,要讓茶葉從一心二葉變成美麗、賣相佳的球狀,除靠經驗累積外,還得要能掌控乾濕度,甚至赤手與機器比賽誰力氣大。手上的厚繭都是在與機器抗衡時,所留下的印記,雖是高薪,但卻是許多人難以接受的苦力工作。
賺錢的季節集中在春茶產季,雖然一年下來,45天的工作期可以讓他賺進45萬元,相當於許多年輕人的年薪,但一年內有近半年是淡季「休息」的時間,因此他在這期間開貨車送貨、賣茶,也意外認識了許多環島背包客,重新發現台灣茶的魅力,並醒悟到「工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賺取「正向的人生觀與累積工作經驗」,讓自己變得更專業與不可取代的快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