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依婷
「這世上有很多事情,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在幾年之後,不知為何對電影殘存的印象,就只有沈佳宜的這句對白了。
專科筆試之前,我跟的主治醫師,是個天真到有點沒現實感的傢伙。有天,他收了個有躁鬱症病史和失智,但當下並沒有什麼精神症狀的七十三歲阿嬤來住院。
主治醫師說:「她的藥物太多太複雜了,我們來想想辦法。」
的確,阿嬤看了心臟腸胃腎臟風濕神內皮膚眼科精神科,從裡到外吃的擦的藥加起來二十餘種,每天吃進去的藥恐怕超過三四十顆。於是我們找了藥師過來,逐條檢視藥物交互作用,進行了一些藥物簡化,確認阿嬤沒特別不舒服後,在出院前,我們製作一張便簽,請家屬帶給他科門診醫師做參考。
本來這種撈過界的事情,應該也沒什麼人想做吧。不過看主治醫師擇善固執的樣子,我和藥師也就配合著,完成了這些事。
三天前,我接到急診照會,一看名字,是這個阿嬤,但這次陪阿嬤來的家屬,並不是上次住院陪同的那個女兒。我點開門診記錄,發現阿嬤換了主治醫師,心裡大概就有譜了。果不其然,家屬表示阿嬤出院後狀況不佳,陸續又到腸胃科和神內短期住院,雖說檢查沒什麼大毛病,但總之十分焦慮,一直抱怨身體不舒服。
家屬:「我們不看某醫師了,他都不開原本的藥給我們!」「他說吃那些藥太多了,會相衝,可是那些藥都是專科醫師開出來的,絕對沒問題。」
我心下一陣尷尬,不過一想自己又沒做錯事,吸一口氣,昂然道:「你們說的這些我都知道,因為阿嬤上次住院就是我照顧的。」
家屬面面相覷了幾秒,我打破僵局,「總之,我幫你們聯絡他現在看的門診醫師吧。」
這時,阿嬤突然從病床上伸手抓住我,眼睛水汪汪地盯著我看:「我要到你那裡住院,你上次照顧我的時候,我頭痛都好了!」
在離開急診的路上,我默默地咀嚼著,心情有些複雜。
或許對的事情,不一定行得通;或許和病人及家屬的溝通技巧,仍有待加強;或許,精神科醫師,真的不該撈過界自找麻煩的。
但,人與人交會過後,總還是留下了什麼吧。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