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劉凱西

在台灣,幾乎所有與公婆同住的媳婦,都會抱怨婆婆介入夫妻兩人生活太深,不但管東管西,還什麼事情都要照她的意思來做,自己白天上班忙得要死,到了晚上回家還得伺候公婆,婚姻彷彿像是一場人口買賣的騙局似的,嫁進這個家以為是當人老婆,結果卻成了一家子的奴隸。

如果這個家庭裡不只有公婆,還有一個「小姑」,事情可就更複雜了。

缺乏同理心 小姑難纏火上加油

理論上,同為女人,小姑可能有一天也要嫁為人婦,照理說,她應該最能體會嫂子的心境,因為嫂子所遭遇的情況,很有可能就是她未來會遭受到的困境。一個屋簷下,小姑最有立場去替嫂子說話,只消說上一句「媽,妳這樣對待嫂嫂,萬一我嫁人之後,報應在我身上怎麼辦?」就足以警惕婆婆,讓她收斂。

然而,現實狀況並非如此。通常次於婆婆,第二難搞的,不是公公,而是小姑。

不久前,網路上流傳著一個被眾人罵翻的留言:一個小姑發文給她的嫂嫂,說她態度驕傲,都不照著公婆的意思做,也不想伺候公婆,還想跟老公搬出去住,殊不知伺候公婆就是她的責任,想反抗簡直是得寸進尺!

這位小姑若不是性格傳統保守,就是打定這輩子不嫁人了,不然難保她嫁人之後不會遭遇同樣的處境。而當同樣的狀況發生在她身上的時候,她難道不會悔不當初,因為報應到了自個兒頭上了?

捍衛自家爸媽 姑嫂嫌隙加深

女人的壞習慣,就是喜歡為難女人。給別的女人設下的標準總是很高,好像把標準訂高了,自己就能有這樣的高度。小姑這個角色,其實是很兩難的,就算她已經嫁人,在婆家也有差不多的遭遇,說不定內心也還蠻同情嫂子的處境,然而回到娘家,面對的畢竟是自己的爸媽,當生養自己的爸媽跟從別處嫁進來的嫂子起了衝突,還是會本能護著自己的父母,這也是為人子女該具備的基本孝道。身為子女,就算對自己的父母再多抱怨,聽到別人對自己的父母不滿,還是會挺身而出,難不成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不開心嗎?因此姑嫂之間的嫌隙,很多時候是來自於捍衛父母的原因。誰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安享晚年,有個人可以照顧他們,因為當小姑嫁做人婦,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機會也愈來愈少,小姑於是將希望投射在嫂子身上,希望那個後來才加入這個家庭的女人,可以扛下自己該盡的責任,替自己去孝順父母。

只是,自己的父母終究得自己孝順啊!連這種事情都想交付給另一個人來執行,怎麼有臉舉著「孝順」的招牌,去責備「別人的女兒」呢?

明理小姑當幫手 婆媳問題獲緩衝

女人的心思是相當細膩的,這樣的細膩,與其用在挑剔他人,不如用來感同身受。除了聽自己父母對嫂子的抱怨,不如換做嫂子的立場,去感受一下她的處境。如果父母對嫂子的責備與要求,自己都保證能夠一一做到,才有立場去責備嫂子;如果自己都覺得父母對嫂子的要求簡直太不合理,這時就應該用溫柔的方式去規勸父母,告訴他們連自己的女兒都無法接受他們的要求,他們又怎麼能這樣去要求別人的女兒呢?

婆家裡有個小姑,其實最能舒緩婆媳之間的衝突。因為一家人之中,只有小姑同時最貼近嫂子的立場,也最能理解自己父母的脾氣。小姑如果有個清醒的頭腦,就能在婆媳之間發揮調停的作用。她可以跟嫂子做好朋友,讓她更瞭解父母的想法與處境;她可以在父母面前用自己做例子,告訴父母現代女性的處境,嫂子下班不是不願意伺候公婆,而是工作太勞累,下班後真的需要休息……。當父母都能認同自己女兒的立場,也就不再好意思去苛責別人的女兒,畢竟他們也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在別人家過得好啊!

在衝突之中保有理性是很困難的,然而不排解衝突,反而成為衝突的一部分,肯定是愚蠢的。小姑最好不要加入婆媳的戰火,萬一真的看不過嫂子的行徑,與其責備嫂子,不如去找自己的哥哥聊聊,請他去跟嫂子溝通。否則嫁進門的媳婦發現自己竟成為萬夫所指的壞女人,之後要弭平衝突,恐怕比登天還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