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段時間政府官員有人提出「大嘴巴」條款,就是針對政府官員若有不當的發言要有處罰,而後這位官員因為18%不當的發言被攻擊得很慘,那時就流傳誰是大嘴巴?

搶先發言為邀功 自打嘴巴又撇清

過不久,看到歐洲某大車廠要來台灣設廠的計畫可能要暫停的新聞,這個計畫的生變,大家將矛頭指向某政府高官,說因為他的大嘴巴使這個計畫曝光而提早出局;這次菲律賓遣送台灣犯人到中國,他們派特使來台灣協調這事情時,這位高官還沒開始談判又對外發表「對方要道歉」,但是這位特使卻堅持不道歉,這位發言的高官又被大家罵得很慘,又被說是「大嘴巴」。

這樣的例子真的太多了,往往事情都還沒半撇,但就是有人喜歡搶先對外發言,而且講得頭頭是道,好像「先講先贏」,講慢了這功勞就會被別人給搶走了。職場中這樣的例子更是不勝枚舉,事情才做了一些些,但是總是有人可以搶先一步去邀功,講這些尚未完成或是計畫中的事情,甚至誇大到好像一切都是他的努力。

我以前上班時有同事也是如此,明明我們是一個TEAM在作業,往往我們辛苦得半死,但是他就是喜歡「提早一步」去報告,讓老闆覺得他很重要、很窩心,幾乎功勞就是他的。看到老闆輕拍他的肩膀說:「辛苦了!」當時我又知道:「唉!功勞又被搶去了。」更慘的是,如果事情的發展不如預期,這位同事也可以「黑白說」,撇清責任,我們這些默默做事的人,就成為現成的「祭品」了。

自我形象空虛低落 搶功勞證明自我價值

到底這些愛「大嘴巴」的人,生命價值觀有什麼問題?只是表面上的搶功勞嗎?或許應該再往深層去思考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因為任何行為都有動機,也可以說是為了滿足什麼。簡單的說,就是滿足心裡的「心虛」,也許是害怕自己的價值不高,所以要常常藉著說出這些「功勞」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好像不搶先說,大家就不認同他,就沒有價值。所以,大嘴巴的人生命的基礎是空的,就是自我形象低落,也就是如此,不管外在做到多大的官、 有多少的財富,但是生命的基礎是空虛的,所以需要「爭功」,用這些功勞來填補生命中的空虛,所以就形成「大嘴巴」,當然爭功之後必有諉過,所以在這些人身邊就往往莫名奇妙的「被害」。

加強自我肯定 不當職場討厭鬼

當事情看清楚了也就不是那麼可怕了!如果願意面對自己是個大嘴巴的人,那該怎麼變呢?很簡單,就是從基礎相信自己的價值,自己的價值不是建立在這些「功勞」上,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就是我,當自我價值被肯定後,就會讓我們從「心虛」變成「虛心」。所以要真知道自己的價值,讓我們不再成為一位愛爭功諉過的「大嘴巴」,而是受人人尊敬「謙虛」的人。

至於那些愛晉用大嘴巴的主管們,如果連這些人的問題都看不清楚,那就是「識人不明」了,你說這樣的主管沒有問題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