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的特質,有著努力必須立即回饋和獎賞、時常展現不尊重權威以及無法控制的坦率,這群職場新人讓主管很頭痛…

1980年出生的George畢業自台大,現在在中國福州賣起威士忌,他最常掛在嘴邊的座右銘是:成功要趁早。最近他與負責行銷的主管起了爭端,他怪主管太保守,主管卻認為風險更重要。「我爭的是個機會,不像某人只想安全退休!」George寄給台灣高層的電子郵件上,怒氣沖沖這麼說著。

1984年出生的Jack則剛好相反,他沒有名校光環,一年換12個工作,目前落腳知名連鎖蛋糕店當督導。今年母親節,各分店業績都不太好,唯獨Jack駐點的店賣到缺貨。「阿婆妳買一塊蛋糕好不好,我唱歌給妳聽:『母親像月亮一樣…』,」他在大街上唱起歌,路人紛紛圍觀。一個月後,Jack因為覺得老闆娘太摳門,下班後又開始在104投遞履歷。

職場代溝深  …因為你不懂他的心

George與Jack是故事主角在MSN上的暱稱,許多人認為他們反映出時下年輕人的特質:努力必須帶有立即的回饋和獎賞,同時也時常展現對權威的不尊重以及無法控制的坦率。「我覺得管理他們,十分受辱!」一位資深經理人這麼說道。

像George與Jack這個年齡層的工作者,中國管他們叫八○後(1980後出生),台灣稱他們為七年級生(民國70年後出生),跟十年前的X世代不同的是,這群職場新人所形成的代溝問題更為嚴重,與主管們的關係也更緊繃。

美國心理學教授珍‧湯姬(Jean M. Twenge)分析累計60年、超過130萬人次填答的問卷資料,發現目前20到30歲的年輕人有個共同特徵——極端自我,因此稱他們為「Generation Me」(簡稱GenMe),中文叫做「Me世代」。

父母太寵愛 …作夢比行動能力高

所有的主管都對Me世代很頭痛,因為「大人們」認為很重要的事,在他們眼中的優先順序似乎不太一樣。所有企業人資主管緊急徵詢企管顧問:「到底有沒有一套管理Me世代的訓練課程?」

這群Me世代的父母多半為40、50年代出生的人,在社會學上屬戰後嬰兒潮,在實際環境下,他們生兒育女的年代,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刻。經濟條件大幅改善,讓Me世代成長的家庭,普遍擁有較佳的經濟能力。

不只是經濟條件較以往的世代更為富裕,在媒體、網路科技的交相影響下,Me世代對成功的機會與定義,也大幅顛覆過去社會的傳統價值。

珍‧湯姬在她所著的《Generation Me》一書當中就分析,現今的「Me世代」重視自尊(Self-esteem)多於成就(Achievement),做夢的能力比行動能力高,愉悅享受又重於社會責任;他們都是被父母寵壞的一代,享受的物質條件更豐厚了,然而卻充滿焦慮、沮喪與無力感。

當然,這裡不是在「貼標籤」,我們希望的,是透過了解Me世代的價值觀,從中找尋出創新人才的潛力特質:

Me世代是追求個人的──和所有過去的人都一樣,想住大房子,但是不是為了炫耀,而是希望想有個人空間,他們不會一件破汗衫穿20年,而是問自己:為什麼度蜜月還要拖個舊的行李箱?

Me世代是追求物質的──他們會更物質、更功利主義地去看事情,企業願景扯太遠,可不可以為他們清楚地描繪出努力後的目標與收穫,最重要是對自己的職涯有幫助,並且愈快愈好。

Me世代是追求享樂的──他們對成功的定義已經不是升官與發財,也不想為了工作過勞死,而是講求娛樂、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對他們來說,討論年度旅遊的規畫與慶生派對的設計,跟工作計畫一樣重要。

要求自主權 …希望意見獲得重視

Me世代是追求平權的──他們希望打破社會規範、男女差別待遇、工作倫理,只要是美好的事物,人人都有追求的權利。他們希望意見獲得重視,認為為什麼小職員在會議中就沒有發言權?

Me世代是追求彈性的──他們希望打破框架不設限,如不能準時下班,為什麼不能彈性上班?只要達到更高的績效,他們希望擁有更多自主權,希望藉此回應更快速的商業世界。

企業主管們或許對這些價值不表認同,但不可否認的,主管最重要的任務是「領導」,讓這群Me世代的年輕工作者的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相結合,產生價值與績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