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強調人們總是為「想要太多,需要不多」帶來煩惱。然而,加拿大大學教授普勒說:「幾乎所有的購物交易,包括看似過度的消費,都反應了消費者的真實需求。青少年不是只『想要』最新的時尚潮流,在他們心目中,流行的衣服或配件是一定要有的商品,成年人不是只『想要』家庭電影院系統,而是因為他們所有朋友都有,所以他一定要有…。」
普勒認為,這是現代消費經濟的精隨,幾乎所有產品,無論有多不必要,都不會被消費者視為「想要」,而是「需要」。「既想要也需要」會激發強大的欲望,消費者無論付出多大代價,都要滿足這種欲望。
重要的是,我們應明白,「既想要也需要」完全是由廣告人、行銷人、零售業者、公關公司、網路用戶、各種媒體及社群媒體,所創造出來的。腦神經科學行銷之父大衛.路易斯認為,即使低層次的想要和需要,都能經由市場行銷和廣告技巧轉變成「既想要也需要」,他提出下列方法可參考:
●讓顧客付出心力
讓顧客有參與感,可因而提升品牌價值。例如:不要在蛋糕粉裡放蛋粉,而是指示家庭主婦自己打一顆雞蛋進去,關鍵不是更美味,而是在生產的過程中,加入消費者心力的元素。比如折扣服飾店讓顧客必須努力翻找商品;零售店鼓勵顧客經由討價還價得到折扣,可讓顧客覺得自己比店家精明或是談判技巧很高明。甚至也有商家鼓勵顧客不誠實,店員故意報錯價格,讓顧客在「錯誤」價格被發現前急忙離開等。
研究顯示,消費者在付出心力,如折扣、討價還價成功、買到特價品等都會有征服感,此感覺愈強烈,他們就愈重視自己擁有商品的感覺。
●創造稀有性
限制性行銷,促使小米機從默默無名到一舉天下知。限制性行銷指廠商故意限制出貨量,或在社群媒體引發討論,例如以網路發送商品短缺的消息,或在部落格討論,消費者就可能開始排隊,爭相購買那產品。
研究顯示,稀有性就像折扣,能夠刺激生理和心理的興奮感。愈是需要搶購的商品,人們就愈渴望獲得。在「既想要也需要」的產品供不應求時,消費者可能為爭奪商品不惜濺血。
●鼓勵玩樂
玩愈嗨、買愈多!玩樂的人更有心情購物,所以人們度假、去熱門景點、主題樂園,才會花那麼多錢買俗氣的紀念品。例如,迪士尼樂園的建築,在在「讓人們感覺屬於他們的想像力、夢幻般的過去」,不過屋內卻「隱藏著超市,在裡面瘋狂購物,會以為在玩樂」。
●創造缺陷
現代消費者每天接觸數千則廣告資訊,其中有許多是關於個人缺陷,警告人們太胖或禿頭、粉刺或皺紋太多、人際關係不好是因為體味、頭皮屑、過於乾燥或油膩的皮膚、消化不良或牙齒泛黃。總之,所有可能影響形象的問題,都可能造成傷害,除非購買他們的產品或服務。
把消費者「需要但不想要」的服務轉成「既想要也需要」的例子也很多,包括,牙科、手術或注射等,這些服務已包裝成改善外觀和自信的手段,像是用牙套打造完美的牙齒、拉皮讓外表更年輕、隆乳提高性感以及用肉毒桿菌消除鬆弛的皮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