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authenticity)已成為衡量領導統御的金科玉律,但以過度簡化的方式,理解領導人的真誠,可能會阻礙成長,限縮影響力。但自我意識面對最大挑戰的時刻,也最能幫人們學習有效領導。
在訪談了數十位高階經理人,發現在下列幾種狀況,最常遇到真誠引發的問題:
狀況1:扮演不熟悉的角色
轉換新的領導人角色之後,前90天最關鍵。初步印象會快速累積,而且極重要。對曝光度增加、績效壓力升高,不同性格的領導人會有截然不同反應。
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Mark Snyder指出,有2種心理模式,可以解釋領導人如何養成個人風格。一種是「高度自我調控者」(high self-monitor),像「變色龍」,這些人願意適應特定情境要求,而且很自然,不會覺得虛假。相較下,「忠於自我者」(true-to-selfer),或「低度自我調控者」(low self-monitor),會表達真實的想法與感受,就算違背情況的要求也一樣。
狀況2:推銷構想(以及自己)
領導人的成長通常須作出轉變,不再只著重如何得到好構想,而是關注如何讓不同的利害關係人接納這些構想。
缺乏經驗的領導人,尤其是忠於自我的領導人,往往很厭惡設法讓別人接納自己,覺得這麼做是矯揉造作、機關算盡,而且他們相信自己的表現經得起考驗。
我們必須將職場升遷,視為擴大個人的運作空間、提升自己對組織的影響力,因此會帶來整體利益,而不是只顧到個人私利。有了這樣的認知,向重要人物展現自己的能力和優點時,才不會因為覺得不真誠而困擾。
忠於自我的人會發現,在自己尚未脫穎而出時,雖然最有必要向管理高層毛遂自薦,但也特別難做到。但研究顯示,隨著人們逐漸累積經驗,更確信自己能帶來的價值,猶豫遲疑將會消失。
狀況3:處理負面回饋意見
領導人接收到的負面回饋意見,重點通常不在於技能或專業,而在於作風,這會讓領導人覺得自己的身分受到威脅,就好像要求他們放棄自己的「祕密配方」。
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一種「調適真誠」(adaptively authentic)的領導方式,前提是,我們要具備一種遊戲心態。
領導統御能力的發展,可視為嘗試表現各種形態的自我形象,而不是改造既有的自我形象;後者是吃力不討好的。當我們轉換為遊戲的心態,會比較願意接受各種可能性。就算今天的自我形象與昨天不同,也沒關係。我們不是偽裝,而是要在面對新挑戰與新環境時,嘗試找出適當的自我形象。
根據研究,領導人一開始可以先採用3個重要方法:
方法1:向不同的模範學習
大部分學習過程都涉及某種形式的模仿,也必須體認到沒有任何事物是「原創的」。
隨著一位領導人的成長,他不再認定真誠是與生俱來的狀態,而會視為一種能力:從其他人的作風與行為中學習,汲取精華,化為己用。
但不要只模仿一個人的領導風格,而要從許多不同風格的模範人物取材。
方法2:精益求精
除了工作表現,也要為學習設定目標,幫助我們嘗試不同的自我形象,而且不覺得自己是騙徒,因為我們不會從一開始就要求自己盡善盡美。
我們不再試圖保護舊有、習慣的自我形象,對抗變化可能帶來的威脅,而是開始探索自己可成為什麼樣的領導人。當我們處在著重工作表現模式,領導統御講究的是,如何以最有利的角度來表現自我。
方法3:不要讓「你的故事」一成不變
對生命中那些讓我們獲益良多的關鍵時刻,我們多半會有一些個人化的故事。我們會讓故事及故事呈現的個人形象,引導我們面對新的情境。但這些故事可能會跟不上我們成長的步伐,因此有時必須大幅改寫。
改寫自己的故事,既是一種內在省察,也是一種社會過程。我們選擇的故事,不但要總結個人的經驗與期盼,更要反映我們面對的要求,讓試圖打動的對象產生共鳴。
領導人想要成長,就必須盡可能擴展自我,採取會讓自己感覺不安的新行動,透過直接體驗,來體認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樣的成長並不需要徹底改頭換面,從行為舉止、溝通方式到互動過程,小小改變就足以造成巨大變化,提升領導統御的成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