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姊的小朋友搬過來與我一起住兩個禮拜。
那日天氣跟這幾天差不多,風起時雨便跟著一起落下來,城裡所有風景入眼總是緩慢僵硬,跟電影裡寒冷不安的長鏡頭差不多。灰霧濛濛,彷彿就要日出的清晨,天卻始終沒亮。小Hank穿著鮮黃色的小飛俠雨衣,興高采烈往我方向奔來,一點點清晰的光在細細雨水裡漾開。光後頭,姊姊撐著蒼白的傘緩慢跟隨。
已經多久沒有見到表姊?半年?一年?我跟Hank打過招呼,看他帶著出門度假的心情,坐上我的摩托車。摘掉口罩,姊姊小聲囑咐自己兒子,轉頭看我,我這才看見她曾經好看的臉,被傘或其他什麼反映得如此蒼白,薄薄氣息,好像輕輕一揉她就將碎掉了。
「Hank麻煩你照顧。」「當然。我應該做的。走了。」Hank環抱我的腰,輪胎畫過水灘灑出水花,路口前我迴轉反向,姊姊仍在原地注視我們,我卻幾乎就要認不出她了。撐傘的姊姊,以及其他的物與人一起消失成那幕長鏡頭的背景,只剩一團模糊灰白。
雖然住在同一座城市裡,我們甚至一年見不上一面。
我三十歲,表姊三十七歲,Hank剛過十一歲生日。我們之間有什麼關聯,讓姊姊放心將自己的小孩寄托在我這兒?我已經一個人搬離家裡,在自己的小小套房,孤單、安然地居住了好長一段時間,從來也沒想過,雙人床除了分給自己的情人以外,如今會移出空間,讓一個小學生作伴。
正常作息的Hank是我黑暗生活的對照。在補習班教課的我,不能再安睡到溫暖中午才起床。起得比Hank早,催促他拖拖拉拉起床,一邊將昨夜買的巧克力牛奶加熱,吐司烤好,電磁爐上煎一顆微焦的荷包蛋滴過醬油,等Hank睡眼惺忪咀嚼下肚。檢查好好刷牙了沒、洗過臉了沒、穿校服還是運動服、零錢袋的錢夠不夠、讓他再默背一次我的手機號碼。早晨七點,載他出門,準時上學。
回籠覺睡過,備完課,然後載黃昏放學的Hank一起上班。在補習班櫃檯邊清出小小空間讓他吃便當、寫作業、看書,跟其他安親班的小朋友滿教室追逐。偶爾,兒童美語的老師帶他上課堂一起遊戲。晚上十點,載他回家,準備睡覺。
Hank總是活蹦亂跳,開開心心地,每天還未到家,車行間已經將學校裡發生大大小小的事,一字不漏報告過一遍。
除了賴床,有禮貌的Hank從來不給我惹麻煩。我不在身邊,他便安靜得如同不存在般做自己的事,甚至只是蒐集橡皮擦屑,揉成一顆鼻屎自娛。於是我隱隱明白,這小傢伙心裡有一條線,像一片屏障、一塊土地,或是一只箱子,他努力將什麼東西限制在裡頭,不令它們顯露。連自己也不敢低頭注視。
也許Hank跟我一樣,因為我自己也有一只類似的箱子,差別只在於長大的我懂得自己裡頭放了什麼。
姊姊呢?姊姊打開過那只箱子嗎?Hank究竟在裡面放了什麼?
漆黑箱裡剪貼一朵燦亮白雲
姊姊打開過我的箱子──以一台摩托車,還有一位上帝──要我別恐懼裡頭的東西。
我記得那座小教堂,一排排長椅面對的盡端是巨大的十字架。安寧的禮拜過後,我跟著其他小朋友們在其中,捉迷藏時不忘端著飲料、餅乾奔跑。大人們耗費時間、體力,好不容易將我們一個個抓進合唱團裡練詩歌,等耶誕節來臨上台表演。開開心心忘記自己根本不想早起做禮拜。
我跟家族裡的表哥、表弟們處得不是很好,除了被迫要在大人眼光裡一天到晚互相比較聰明、成績之外,自己也從來不擅長他們遊戲的各種球類,於是結結實實成為他們嘴裡嘲弄的「娘娘腔」。在我獨自沉默抵抗的童年裡,姊姊也許看見了也或沒有,可是在她信教不久後,每個週日,都準時來按電鈴,帶我一塊兒上教堂。
好久過後再回頭去看,彷彿是姊姊開了門邀我到她所在的王國遊戲。生活的一段重疊,我們安坐,她請我吃巧克力、喝大罐可口可樂,讓我能肆無忌憚地將快樂揮霍成陽光燦亮的藍天白雲。剪下一大片,鋪進漆黑箱裡。
在快樂裡收下一點點她讓我看見的勇敢。
當姊姊義無反顧信仰上帝時,忿怒的大姨決定將她趕出家門。母親為我轉述那時的慘烈狀況。不拜祖宗、不祭神誦經,是多麼大逆不道的罪惡?面對家族輿論,好面子的大姨生出信奉「邪門歪道」的女兒,她無法忍受。流著眼淚用皮帶在姊姊身上鞭笞。「多麼奇怪的景象」,那時我想,為什麼單純的信仰變成親愛彼此眼中的邪惡?不都仍是同樣的人嗎?後來,大姨選擇視而不見;姊姊仍參與家族定時的祭拜儀式,只是不拿香。
每個星期天,姊姊來帶我前去拜訪上帝,即使我無法肯定是否已被察覺到憂傷的孤單,即使最終的現在我仍不是教徒,自己卻總知道有一道光,自我不斷往前移動的腳步後頭照映過來。巨大十字架下奔跑遊戲的小孩子唱詩歌,歌裡有光。
寫作成為長大後的祕密箱子
到我家沒幾天,Hank竟開始高燒感冒。跟學校請假後,醫院尚未開始看診,我撥電話詢問姊姊意見,大姨覺得我根本不懂照顧小孩,希望將Hank送回去。姊姊仍只是安慰我,以虛弱聲線交代一些日常瑣事,安撫過Hank,就結束通話。
Hank全身昏沉發痛,我把他摟進懷裡,他的頭輕輕枕靠著我的肩膀,拿出姊姊給的萬用膏緩緩塗抹他發燙的身體。眼淚莫名自Hank臉頰滑落。我微笑,因為懂得這樣軟弱的撒嬌,在身體或心靈最虛弱的時刻,誰說了溫柔的話,給了溫柔撫觸──最柔軟的部分被最柔軟地對待──於身心最萎敗難受之時,竟最愛這個世界。
因為他信任我。
我竟開始羨慕起Hank能夠這樣毫無防備地展現脆弱,後來我們長大了,就再也做不到了。
我長大,脫離家族隊伍,脫離父母親的視線,在全然一個人的孤獨裡懂得自己。懂得每個人的很多心事,無法靠溝通、言語,面對面來相互了解、體諒。我於是開始以寫作來維護自己「國王有驢耳朵」般的祕密,自己對自己誠實地書寫──不要與人比較夢想、不要以別人的成功放大自己的失敗、不要質疑自己所想戀愛對象的性別。
寫作成為我長大後的祕密箱子,不同的,這次,箱子裡是我一磚一瓦築起來的世界,我將自己放在裡頭生活,抵抗外面的喜怒哀樂。
某次分手的痛苦讓我寫了一篇文章刊登上報紙,被姊姊隨手讀見,她撥來電話,愉悅口氣稱讚我的書寫。那內容裡的人,以及自己往後戀愛的人,都不在她的關切裡,她只想知道我有沒有好好愛著,以及被愛著。
姊姊生下Hank不久後就因夫妻生活方式始終無法磨合而離婚。父親過世,她一個人帶著Hank與母親安靜生活。這些我原本不怎麼關切的家族話題,在Hank寄住我家之後,以另外一種方式被我回頭細細想起。
我仔細揣想姊姊願意讓自己照顧Hank的原因:因為我其實是每天工作不到三小時的半無業遊民,有的是時間看顧小孩?因為補習班裡一大堆安親班小孩可以作伴?或是,上帝?因為我們曾經在上帝的地盤重疊過一段生活,因為我們都正經歷著無法言說,卻又感受龐大得無能為力的神祕風景?
讓陽光曬進密封的箱形世界
夜裡只有電腦螢幕的光,寫作告一段落,我走近床邊,伸手探觸Hank的體溫,發現他正緊緊握拳,還醒著。已經一起生活好些天,我竟在當下才發覺原來這小傢伙害怕一個人黑夜的眠睏。姊姊將他送進這個房間,明明已經如此狹小了,我卻沒有一次哄他安眠過。「知道媽媽為什麼讓你來住我這兒嗎?」「嗯,因為媽媽要去醫院。」我很驚訝,原來Hank什麼都明白。
我打開了他的箱子。
一年前,姊姊因為結腸癌,做了手術、化療、電療……出院後,親戚們全體動員,每天照三餐「刻意不經意地」經過問候、拜訪。偶爾,我與父母親也會過去詢問是否有什麼需要。姊姊生病竟然變成我自己離家後,與親人們最接近的時刻。以為姊姊逐漸痊癒恢復的身體,卻於前陣子再度復發,在醫生建議下,姊姊又一次入院。
入院之前,我們見了面,說著要拜託我幫她一些事。她不願意麻煩長輩們,想將Hank寄放在我這兒,在她入院的那幾天。我在補習班教作文,天天接觸小孩子的生活,Hank待在我身邊應該會開心點兒,不用感染大人們的悲傷。
所以Hank其實全都知道,那麼他在我面前表現過的懂事、快樂,不提想念媽媽、不胡亂爭吵,是真的,或僅只是一種嚴重的封閉呢?
在我封閉於自己陰沉世界之時,姊姊用上帝的光將它照得好廣大,把藍天白雲帶進我的風景裡;現在,姊姊把Hank帶來給我,是不是希望我能有辦法自他一直還沒天亮的世界裡,趕快把太陽叫醒?
我忽然想去買一只風箏,等鋒面過後的藍天白雲,帶Hank到草原上去曬太陽。
癌細胞蔓延到肝與骨頭,姊姊穿上鐵衣,坐著輪椅出院。親戚們幾乎全員到齊,擠進大姨家的客廳,我將Hank送回家後便立即離開,刻意避掉那些故做希望的哀傷場面,我從來不是這樣的人。姊姊是不可能會痊癒了,只不過我們所有人都在極力避免提起這種想法。
我愈來愈不敢去探視那一家人,像每個殘酷鏡頭使人潛意識移開視線般的逃避。我不想這樣的悲傷。後來的日子,我仍舊一邊寫作一邊教書,自顧自在生活裡忙碌。母親撥電話關心時,有時會提起姊姊不好也不壞的治療狀態,誰也無法表達感受。
這幾天,忽然收到姊姊寄來的電子郵件,讀完當下我竟立刻就將它刪到垃圾桶裡去,試圖視而不見。姊姊請我幫她寫一篇文章──〈故人略歷〉,為她已經可預見,之後的追思禮拜。
我知道自己就要哭了,可是我不要為這些事悲傷,我不要悲傷,因為我有一整片漂亮的藍天白雲;這一次我想要相信上帝,「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
也許她會好起來,也不一定。●
讓我試著於存在與不存在的邊界,虛構一道真實的門──謹寫給我最勇敢的,親愛的表姊(1972-200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