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玲
近年來,愈來愈多業者投入文化創意產業,如何走出台灣,提升文創品牌能見度,成為拓展國際市場刻不容緩的議題。專家認為,當「全球化就是在地化」時,業者應找出特色,用說故事的方式行銷自己,自然能打破文化疆界、引發共鳴。
日前產官學界的文創專家與業者,分別對開拓國外市場提出不同觀點。
台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教授陳智凱表示,台灣產業強項是低價量產,給國際市場物美價廉的形象,業者應該轉換觀念,國際文創市場已經不強調有形的商品,不論是設計主題或品牌都必須採用說故事的手法行銷。
全球化也是在地化
很多人因為看了日劇《半澤直樹》買衍生商品,看了韓劇《冬季戀歌》專程到韓國觀光,這是故事行銷的魅力。
拓展文創國際市場,商品應展現獨特與無形的感受,讓消費者不論花多少價格都會想辦法買到,讓價值產生價格,而非只用低價吸引人。
他認為,全球化就是在地化,全球化不是一直「朝外」發展,應對內檢視自己與眾不同之處,台灣雖小,在地特色卻是其他國家沒有的。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副執行長林鑫保也認同全球化就是在地化,他提醒,產品應善用台灣文化優勢,在地化又不過分本土味;他舉例,有文創廠商將筆記本化身為台灣拜拜用的金紙模樣,對台灣人來說有共鳴,但國外人士卻不見得可以理解拜拜文化。
文創產業部分與生活記憶有關,擷取台灣元素最好經過轉換,讓不同國家也能產生連結;另外,產品也需掌握趨勢與風格,針對不同市場快速地調整內容。
善用台灣文化優勢
台灣文創產業要國際化,首先得與國際接軌。台灣業者對於各國不同商業模式都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例如,日本講究文件要整齊、有次序,以及清楚的內容,模式套用到中國就不適用,因為文化不同,商業模式也不一樣。
日日商業TOAST品牌總監林雍順指出,大企業設計與業務是不同部門,但台灣文創規模多數屬於微型或個體業者,小規模公司人員很難仔細分工,每個人都是創意或設計人才。
形成產業的過程,如果只有創意人才,卻缺乏品牌、業務或生產製造等專業人員,產值很難擴大發展;引入業務或行銷人才,才有機會與國際買家交涉。
接觸香港或日本品牌的過程中,他觀察,成熟品牌在產品生產前會專業分工。設計產品前,市場分析人員會先告訴設計師今年的流行趨勢和市場走向,擬定想法後,再進行後續開發工作,如此可精準地抓住市場需求。
多元通路國際布局
在歐美市場,設計師與不同品牌為合作關係,但是並不主導品牌;他說,日日商業也是擬定產品計畫後與不同的設計師合作,結合國內設計師的創作能量與專長,朝著品牌之路大步邁進。
陳智凱也認為,將設計人培養成經營管理者並不容易,因此需要行銷業務等專業人才,如藝人背後需要經紀人洽談工作。「專業要分工,餅才能做大」。
林鑫保提到,品牌命名以及塑造國際化的形象也很重要,參與國際展覽時,細節與產品型錄都傳達著形象,不可輕忽。「唯有串連業者以及產品形象,打這場國際化的仗才會更有勝算」。
長期到國外參展的筌美術執行長廖述昌說,筌美術創立初始就設定歐美市場,因此商品必須國際化又有現代感,30%帶入台灣元素,70%必須是「國際語言」,設計外國人也能懂的產品。
他分享國際市場的經驗指出,若到歐洲市場,型錄必定全是英文,不用中文,因為歐洲人對「中國製造」有負面觀感;但是到大陸市場,型錄只用英文及繁體字,如此才會被視為國際化商品。
廖述昌認為,不是每個文創品牌都需要拓展國際市場,其實做好在地化也能形成一股龐大的品牌力量,比如台中名產俊美鳳梨酥就是在地品牌,產生極高的經濟產值。
此外,進入國際市場需要資金、語言等條件,應先認清自己是否適合,某些產品可能不適合外銷,比如部分竹類設計商品運送到歐美,運輸過程容易支離破碎;「每個品牌都有國際夢,但是仍要先解決現實問題」。
陳智凱提醒:「文創的通路有許多媒介,不要只聚焦單一通路。」例如先前網路上示範打爛iPhone爆紅的果汁機,顯見網路力量不可小覷,免費大量曝光讓人們注意,再創造後續的付費效應,也是文創業者可思考的行銷方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