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劉小風

清晨醒來,小飽正在揉麵糰準備做麵包,他揉摔麵糰的聲音很大,中午屋裡總瀰漫著麵包出爐的香氣。

偶爾他也會到附近有機農場幫忙而帶回一些葉菜,於是我習慣每天打開冰箱,就看到這些在地當令的蔬果、手工食品和醬料。搬來花蓮壽豐以後,小飽開始種田,在自家後院種菜;準備晚餐前,我會到前廊摘九層塔或小辣椒,當鍋蓋掀開,小飽說:「這一鍋都是我種的。」我知道這一鍋得來不易,而學會在享用這一餐前,雙手合十,說:「謝謝。」

那是因為種下去了,自己才好像真正懂了一些什麼。包含土地、季節、千萬種的生命,以及分工合作、互利共生,養大我們的這個社會。

土地的瑣碎細節充斥著生活,你只是順應著,就改變了,如此自然,一點也不花力氣。

但我們從前都不是好好吃飯的小孩。

台灣長大的我們從來就不缺糧食,自小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媽媽總是在做好一桌飯菜後三催四請,我還躲在房間裡逕自沉迷於自己的世界中。

離家以後,我更加偏食,舉凡綠色的菜都不吃,貪玩的大學生並不在意作息,吃飯時間也不固定,遠離了家裡的餐桌,窮學生只求便宜大碗,最好有免費暢飲還可以加飯。有時為了活動或聚會,深夜裡故作豪邁地大吃大喝。有一段好長的時間,我沒有早餐。

太多同學睡到日上三干,我們習慣吃早午餐,習慣睡眼惺忪隨便亂吃。

畢業以後,為了省錢,純麵包或地瓜都可以,一周吃同一種菜也無所謂。

從沒有想過,現在的自己會這麼珍惜吃飯的時光。我知道,手工醃菜、果醬、麵包的難能可貴;我知道,回報主廚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在飯菜熱騰騰之時趕快吃掉;我知道,我們不是為健康而活,是為了快樂生活,所以才需要健康;我知道,媽媽的味道是全天下的唯一。

因為見證農作物是如何從土地裡奮力發芽,耗盡一生所結的果實都為供養人。儘管味蕾再遲鈍、廚藝再不精通,我也在一點一滴的食物裡,一次又一次地慢慢理解了。所以當我再因忙碌而想略過吃飯,當我再覺得做飯洗碗很麻煩,當我再把碗裡不要的菜挑出來;,會有一種自覺:吃飯原來是那麼困難的事。

這個一天平均會重覆三次的事情,多少人在忙碌生活裡選擇漫不經心或速戰速決。

我還在練習,練習好好吃飯、專心吃飯、把握和喜歡的人一起吃飯。練習不浪費、珍惜擁有、知足與感恩,因為需要多少條件多少人的力量,這些東西才集合到我的碗裡。

完美練習不多,但,每一次的完美練習,那頓飯總是非常、非常好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