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蔡幸芳

當我們一直在尋求造成失眠的生理、心理因素時,常常忽略了其實外在的環境對睡眠品質也是有影響的,常見因素如下﹕

 

環境改變:常見於旅遊、住院、換床等情況,會讓入睡的準備時間拉長,睡眠中清醒的次數增加,淺睡時期變長或深睡時期變短,不過這在第一晚會較嚴重,然後隨著時間慢慢習慣。

噪音:在睡眠中每個人對聲音的敏感度不同,老年人較成年人容易受噪音影響,成年人又比兒童容易被噪音影響。女人比男人容易覺醒,一樣在深睡期,母親可能只要聽到小孩的輕哭聲即會覺醒,但男人可能無動於衷。

人在快速動眼期時對聲音的敏感度最低,在淺睡期時對聲音的敏感度最高,一點聲音就會被喚醒。如果環境中有大噪音的話(高於70分貝)可使用耳塞或低分貝(50分貝)規律性的聲音,如電風扇聲、冷氣聲等等當背景音,這有助於入睡。

溫度:溫度的影響就如同噪音,存在著明顯的個人差異。但有趣的是溫度的影響不在於入睡困難,而在於難以維持睡眠的連續性,在人類的研究中發現25℃的溫度最有助於入睡,因睡著之後人的體溫會下降,所以可以調整維持27℃的恆溫最舒適。

寢具:目前很少有客觀的研究是針對不同的床墊對睡眠的影響,但一般來說,睡硬床比睡軟床容易改變睡姿,隨著人年紀越大,喚醒閥值降低,頻繁的翻身可能會影響床伴,這時可考慮分床睡。選用舒適的床墊、枕頭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

光線:因為光線進入眼睛之後,會干擾大腦中睡眠運作的機制,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使人的睡意變弱而不容易入睡。當然能在全暗的環境中入睡是最佳的,但如果因為怕黑,沒有安全感,開一盞小紅燈也是有助於入睡的。

空氣:不流通的空氣容易產生異味、悶熱感,甚至降低室內的氧氣濃度、升高室內的二氧化碳濃度,會讓人產生不舒適的感覺。尤其是有呼吸道系統問題的患者,更要注意睡眠環境的空氣暢通,如果環境許可,打開窗戶讓空氣對流,或者使用空氣清淨機,將有助於改善空氣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