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流傳一個殘酷的生死競賽故事:話說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每天清晨,斑馬醒來,得提醒自己,一定要跑得比獅群中最快的獅子還要快,否則就會喪命。同樣地,獅子醒來,也告訴自己,至少要跑贏斑馬群中最慢的一隻斑馬,否則就會餓肚子。

在「適者生存」的演化法則下,只要比他人快一點、多一些,即便是取巧走捷徑、插隊不守規定或占點他人的便宜,只要能略勝一籌,就能增加勝出與存活的本錢。落後者,失去延續生命與族群的機會;留存者,便將計較、競爭的基因世代相傳下來。

靈性與德性修為上,則要求人們謙讓、不計較。孔融讓梨予兄長的美德,收納入兒童啟蒙之《三字經》,讓「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成為禮讓的傳頌經典。佛經偈語中,更以「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為境界,期望修行者能具此寬大無量的胸懷。

若以身、心、靈三層次而言,身體傳承了人性計較的基因,靈性則嚮往包容;人的心,夾在身與靈的矛盾與衝突之間糾結與拉扯,無怪乎,想放下對與錯的爭論,吞下委屈並學著吃虧,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修行。

然而,主管在職場的歷程中,有時卻不得不面對「吃虧」的窘境與考驗。

在高階權力傾軋中,必要時須背黑鍋扛責,得吃虧。包下吃力不討好的三不管工作,得吃虧。接下人人迴避的高難度任務,得吃虧。因形勢比人強,得讓利予其他強勢單位,或讓位予其他晉升候選人,更是吃了大虧。

吃了悶虧的主管,除了「啞巴吃黃蓮」無處申訴之外,內心更是黯淡神傷而難以釋懷。需得找個說法,平撫自己的情緒,嚥下這個梗塞於喉頭的「虧」。

從因果論的觀點,人輪迴於世,無非是人世間的債權或債務未清。依據物質不滅的道理,即使僅相差分毫,權利與義務的正負抵消紀錄不會自動歸零或四捨五入。故人在世道中,還是得錙銖必較,終究得算個明白。

認同此論點者,或許較能泰然地看待「吃虧」這件事。因為,如果原本就虧欠對方,吃虧不過是償還前債。如果過往並無「相欠債」紀錄,同樣基於物質不滅之定律,則吃虧將累計未來回饋的福氣能量,可謂短空長多。

此外,主管在學習成為優質管理者的歷程中,總難免因智識或經驗不足而犯錯。一個無心的管理失當、不慎的決策失誤,都將對當事人造成影響與傷害,而這些受傷者可能包含部屬、上級主管或其他無辜受累者。

當主管沉浸在「吃虧」的悲情時,是否想過,自己也曾因不當的舉措而導致他人吃虧?

傳言,以忠義聞名的關雲長,因中計陷伏而遭斬首後,冤靈滿腹怨恨而四處尋頭。後遇智者大師開示:汝過五關斬六將,所斬人首亦不計其數,這些人又應向誰索還頭顱呢?關公因而開悟而轉為護國佑民的護法神。

了凡大師曾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人間的是是非非,不知有多少罪待贖與還。如果,主管能接受因果論而願以吃虧贖罪或折抵業障,讓職場後半段能少些阻力或多些助力,或許便較能「樂在吃虧」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