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吉田穗波

許多人聽聞我一邊做婦產科醫師的工作,一邊念書準備考試,最後還帶著三個女兒去美國留學,都不禁要問「怎麼辦到的?」其實一切的起點,就在這裡。

因為沒時間,所以辦到了。

再加上工作與育兒不順心,心中大量的飢渴與焦躁反而成了燃料,轉化出「無論如何都要進步,改變現狀」的決心。

如果有人對我說一天24小時都歸我管,可以「自由自在」,我應該無法在短時間內念那麼多書。如果孩子長大了,早上我還有閒喝杯咖啡,想必不會如此熱血沸騰。每天被工作煩得焦頭爛額,時間又被家事與小孩吃光……但正是這種「忙到沒時間眨眼」的關頭,才是提升境界的契機。

這時候心中的「想做事」能量高漲到極點,而「諸事不順」的困境產生抑鬱,成為雷管,正是引爆這股能量的絕佳良機。

因此即使被工作、家事、小孩等諸事纏身,騰不出時間,也不必失落。這反而是個「機會」。

沒時間、諸事不順的「障礙」,正是引領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大門。你眼中的高牆,其實是道有把手的「門」呢。

<理想實現竅門>一件件照順序來 人生不夠長

下定決心留學時我有兩個女兒,但在考取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前往美國就讀時,又多了兩個月大的老三。

人們聽我帶著三歲、一歲、兩個月的三個小女孩出國留學,無不詫異莫名;大多數人如果家有幼子,又想出國留學,通常會等留學結束再生,或者等孩子有點歲數了再去留學,但我可不是。

我的做法是,如果同時有幾件事情想做,就全部同時一起做。

原本我就打算生三個小孩,但又不想因為帶孩子讓工作出現太長的空檔,所以生育年齡拉得很近,最好每一胎相隔兩歲以內。「想要第三胎」的時機碰巧與「想留學」的時期重疊,我沒打算哪邊先做,就只是一起完成罷了。

若問我為什麼,因為自己的人生只有一次。而且我身為婦產科醫師,比任何人都清楚生育有年齡限制。

對我來說,「想繼續工作」「想留學」「想當個子孫滿堂的媽」是人生三大支柱;而三大支柱並非各自獨立,就像三條絲線,交織互補,強化我的人生。

而且有了孩子之後,我開始注意飲食,這讓我的身體能保持健康,有體力投入工作與學習。

當然了,實際上總有些時候接到非預期的工作,到家已經精疲力盡,那麼孩子哭鬧要人抱,會讓我感覺特別累。但我依然認為,同時進行的利多於弊。

畢竟要是一切照順序來,先這個再那個,理想永遠不會實現。有幾項事情想做,就同時進行。我認為這就是實現理想的竅門。

<多管齊下>同時進行 也能兩全其美

人生經常被迫做出各種決定。

女性通常煩惱的是要結婚或要工作,要事業或要家庭;男性也會想在工作之餘,再回大學或研究所進修吧。我想無論男女,都有人煩惱是該面對現實工作,或是追求兒時夢想。其實我到大學演說時,也有學生問我「該如何考慮事業規劃與人生規劃?」當我聽說有人煩惱該選「A或B」「C或D」,我便毫不猶豫地建議:「先別考慮『or』,想想看有沒有『and』的路子吧!」別想著要先實現哪個夢,去想怎麼同時實現所有夢才對。

我想不少女性讀者請育嬰假帶小孩,就是要專心帶小孩。這當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但也因為我有「下午六點半一定要到托兒所接小孩」的條件限制,才能增加工作上的注意力。

靠著專心工作,排除帶小孩產生的煩躁;而工作上的壓力,在孩子的笑容前煙消雲散。就是往來於帶小孩與工作之間,我才獲得解脫。

其實有不少事情,同時進行反而兩全其美。

不少女性累積了一定的事業之後,才想要懷孕生子,我身為婦產科醫師,看過不少病患,特別是許多女性埋首於工作之中,不小心就過了生育年齡。我想同時投入事業與生育,兩全其美的機率應該比較高。

如果為了「or」而煩惱,就想想能不能「and」。不想二選一,而是想如何雙管齊下。甚至在雙管齊下的奮鬥過程中,再投入其他「想做的事」。

正因為工作與家庭兩大任務幾乎把我壓垮,準備資格考、學英文、玩運動的充實感才能給我解脫。

正因為有「不得不做的事」,才要靠「想做的事」解脫。

正因為專心投入「想做的事」,「不得不做的事」的痛苦才相形渺小。每件事情互相刺激,讓鬥志源源不絕。

想達到這個境界,我認為必須橫跨多個領域,增加廣度,才有更多放鬆的機會。

<作者小檔案>吉田穗波

2004年取得名古屋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曾隨夫留學歐洲,返日後任婦產科醫師。2008年8月,帶著三歲、一歲和兩個月大的三個女兒,與丈夫一起前往波士頓,兩年便取得哈佛學位,厲害的是留學後期還懷了第四胎!

2012年4月起擔任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生涯健康研究部主任研究官,鑽研母子照護議題。還有件令人驚喜的事,在本書付梓當下,已經變成五個小孩的媽媽了。代表作《就因為「沒時間」,才什麼都能辦到》即將在台問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