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求學期間,我曾兩次造訪牛津的嘆息橋(Bridge of Sigh)。
第一次去的時候是十一月,風大雨強,傘一撐開立刻被吹扭,全身濕透的男友和我放棄避雨,索性牽手漫步雨中。
沿著大街,我們尾隨一群觀光客繞進小巷,第一次見到著名的嘆息橋(Bridge of Sign)。雨勢轉小,磚灰色的橋恬靜地連結著赫特福學院(Hertford College)的新舊建築物,細雨濛濛中,我們頂著濕黏亂髮在橋下並肩合影。
數月後,我偶然在網上讀到嘆息橋的傳說。據傳嘆息橋曾經連接了法院與監獄,是死囚行刑前必經之地,一名死囚在上刑場前瞥見舊愛與她的新歡在橋的另一端親熱,觸景傷情低頭長嘆,從此這座橋除了被取名為嘆息之橋,也成為見證愛情之地,據說戀人若在橋下擁吻,就能擁有天長地久的愛情。
我把傳說告訴男友,他聽了情緒激動,隔天一早立刻帶著我驅車前往牛津。
當時是冬末春初,地上還鋪著白色羊毛般的薄雪,我們裹著厚重衣物,在橋下邊發抖邊扭捏地左顧右盼,好不容易才完成神聖的「愛情儀式」。當晚,我透過越洋電話告訴姊姊這件事,她聽了噗哧大笑說,那座連結法院與刑場的情人橋根本與牛津無關,而是位在義大利威尼斯的嘆息橋。
掛掉電話後,一旁正在整理照片的男友問我姊姊說了什麼 (他是日本人,聽不懂中文),他還沉浸在嘆息橋之行的喜悅中。看著他溫柔的瞇瞇眼,我笑著說沒什麼,然後賞他一個特別用力的擁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