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建希望——我們的大腦原本的設計就是會正面思考。

我們喜歡自認為是理性的動物:我們會小心提防,衡量機率,把雨傘放進包包裡。但是,神經科學和社會科學都提出,我們是樂觀多過務實。一般來說,我們對事情的預期會比實際結果來得好。人會大幅低估自己離婚、失業、罹患癌症的機率,會預期自己的小孩天賦異稟,會想像自己的成就高於同儕,會高估自己的壽命(有時甚至高估二十年以上)。

「未來會比過去和現在都還要好」這種信念被稱為樂觀傾向,存在於各個種族、地區、社經階層。

小學生寫「我的志願」時會極度樂觀,但是成年人也不遑多讓:2005年一項研究顯示,六十歲以上的成人跟年輕人一樣,都傾向認為「還有半杯水」。

你或許以為,充斥著暴力衝突、高失業、龍捲風和水災的新聞,以及人生種種威脅和失敗,會把樂觀給磨掉。集體來看,我們確實可能變得悲觀,對國家的方向感到悲觀,或是對領導人改善教育和降低犯罪的能力感到悲觀,但是,對自己個人未來的樂觀仍然絲毫不減。2007年一項調查發現,有七成的人認為比起父母那個年代,現在的家庭普遍來說比較失敗,但是,有七成六的人卻對自己家庭的未來很樂觀。

過度樂觀的假設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誤判,導致我們比較少接受健康檢查、擦防晒油、開存款帳戶、甚至全部壓寶投入一筆糟糕的投資。但是,樂觀傾向也有保護和激勵作用,能夠讓我們勇往向前,而不是爬到最近的高樓陽台上往下跳。若是沒有樂觀,我們的祖先可能永遠不會冒險走出自己的部落,我們至今可能都還是穴居人,仍然擠在一起取暖,夢想有燈、有暖爐。

為了進步,我們必須有能力想像出比較好的現實,也必須相信自己有能力達成。這樣的信心可以驅動我們去追求目標。一般來說,樂觀的人工作時間較長,往往也賺比較多。杜克大學的經濟學家發現,樂觀的人甚至存款也比較多,而且雖然他們比較不可能離婚,但也比較可能再婚——如同Samuel Johnson所說,再婚代表了「希望」戰勝「經驗」。

就算那個比較美好的未來通常是幻覺,樂觀在當下還是有明顯的好處。「希望」可以讓我們的腦袋放鬆、減輕壓力、改進肉體健康。研究心臟病患的人員發現,樂觀病患比不樂觀病患更容易服用維他命、吃低脂飲食、運動,因此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就會降低。研究癌症病患發現,六十歲以下的悲觀病患比健康狀況、身份地位和年齡都相同的病患,更容易在八個月內病逝。

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科學證據指出,樂觀可能早就透過演化寫進人腦裡。樂觀這門科學正在開啟一扇新的窗戶,一窺人類意識的運作。這可能會助長一場心理學的革命,因為這個領域逐漸掌握了證據,證明人腦不只是由過去的經驗所形塑,還會不斷被未來所形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