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艾嘉當年生下兒子奧斯卡後,有次接受採訪,談到「沒有男人給她的愛的感覺,像她對兒子那樣。」這句話常被我引用,當作一個媽媽愛的典範。

張艾嘉說,當她懷孕後,感覺體內有兩個心跳,確實是男人的關愛所不能給她的。

張艾嘉說:「剪斷臍帶後,小生命就是個個體了,必須尊重他的成長,反射回來的,卻像是經歷一個生命的重新成長,我經常覺得,當媽媽是個困難的角色。」奧斯卡3歲時,張艾嘉要他寫字寫在格子裡,兒子很努力地要達成媽媽的要求,丈夫適時提醒她:「兒子才3歲耶。」她發現自己當媽媽的準則,要回溯到從小爸爸媽媽對待她的方式。從小,媽媽就是要她把字寫在格子內的那種教育法。

「但是,如果那種教育是不完整的,是負面的,卻沒有人告訴現在的爸爸媽媽,那些是負面的,那種教育還是會延續下去。」

我從張艾嘉的反思裡,聯想起榮格那個著名的原型理論「母親情結」(mother complex),張艾嘉言下的「反射」,用精神分析學派的術語看就是「內射」和「投射」,顯然現代的父母,仍難脫離一百年前心理學家們所設想的父母框架。我們從當嬰兒起,就會把媽媽對我們的態度融入為自己的一部分,這個叫做「內射」。然後,年紀再大一點後,那個態度也會變成我們對待媽媽的態度,這個就叫做「投射」。到頭來,每個孩子心頭的「母親」,其實就是個人知覺、想像、創造和體驗的綜合成品。

就好像當我們看張艾嘉在大銀幕演出的媽媽,我們無法分別,哪一個鏡頭或場景其實最像媽媽,每個人的想像和定義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從中感受到媽媽這個角色的複雜豐富。

【獻計】

作家陳玉慧早年在德國接受心理分析,處理父母在童年留下的創傷時,運用過空椅法。如果你有意整理、理解自己與父母的內心關聯,請想像父母面向你坐著,留意他們的坐姿、穿著、臉上的表情。這可能來自你最近的印象,或是多年前的記憶,都沒關係,如果這時的你也不是現在的年紀,你就回到那個年紀吧。

想像跟他們說話,不要去引導或編造,你想說的話,正面的或負面的,都原原本本說出來(如果情緒過於強烈,你隨時可以跳出來,改天再來。當然,你也可選擇停留在那情緒內)。

然後,你變成父母親,想像對你剛才的話做出回應。如果你有孩子,跟孩子分享你此時的感受。

再告訴你的父母,你想從與他們的關係中得到什麼,這個要求須直接而明確。這個過程重複數次,直到你感覺對自己與父母的關係有更好的了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