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學生時代,金融業從不曾出現在我的職涯規畫中,直到博士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漸漸覺得在物理領域中的興趣,與產生實質貢獻之間仍有不小落差,加上就業市場的擁擠,我在經歷了許多年輕物理學家都曾有過的掙扎後,決定轉換跑道。」

這是凱基證券衍生性商品部業務副總經理牛繼聖,在2008年6月《物理雙月刊》學術刊物中,以「從物理學家的觀點看財務工程」為題發表專文,親筆寫下的一段文字。

 

牛繼聖今年45歲,擁有清華大學物理系、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博士的亮麗學歷光環,並且還是量子力學領域中的佼佼者,稱得上是一位物理學家。

已經拿到物理博士學位,只差一步就能成為學者的牛繼聖,問及為何轉身跨入衍生性商品行業,「邏輯思考」是他思考許久所吐出的最佳答案。

「人類的經濟活動是一件複雜的事,常常比物理學中的理論還令人難以捉摸;在金融商品的世界裡,猜測市場的變化,往往過程相對有趣、刺激且發人深省。」

牛繼聖說,學習科學出身的人,畢業後要留在科學的領域有一定的比例,事實上,從物理到衍生性商品常運用的「財務工程」,兩者間並不是太大的轉變,且存在著3項重疊條件,那就是建造模型(modeling)、數字及邏輯推演能力。

其實,牛繼聖在進入衍生性商品行業之前,與金融世界也並非完全無干係。當時在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簡稱「卡大」)攻讀物理博士的他,取得學位後,透過卡大博士班一些轉往金融界發展的學長介紹,動身前往紐約華爾街,加入一位學長創立的避險基金公司,工作內容是股市的計量分析,而這是他第一份金融業「初體驗」。

他從此進入金融界了嗎?不,在華爾街打滾1年的牛繼聖,眼見西元2000年網路創業大浪潮興起,他毅然決然返台加入《中國時報》集團,負責當時剛成立不久的《中時電子報》資訊部門,並且擔任執行長特別助理。

「這份工作雖然只維持1年,但它是累積我社會歷練的開端。」牛繼聖說,直到現在,衍生性商品部仍會遇到執行專案與資訊部門的溝通問題,從前在中時的經驗,依然受用無窮。

擁有15年衍生性商品歷練的牛繼聖,自西元2001年開始,先後曾在元大京華證券(現為元大寶來證券)新金部、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證券部,以及現在的凱基證券衍生性商品部。

他說,科學領域比較單純,工作就是持續不斷地發表新論文,但金融世界不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極為重要,人文科學、人為活動更與金融行業高度相關。

如何成功從量子力學轉身到權證商品,牛繼聖認為,「邏輯性思考」和「計量」是兩大決勝關鍵。物理需要大量的思考,如同衍生性商品的財務工程也必須具備迅速判斷、決策的能力。

達人座右銘

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牛繼聖特別推崇《禮記˙中庸》裡寫到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這句話,意指做事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適宜的辦法;也就是說,凡事能採行適宜的方法去做,不走極端,或者待人接物不偏頗某方,強調「平衡(balance)」的重要性。

達人小檔案

現職:凱基證券衍生性商品部業務副總經理

年齡:45歲(民國58年次)

學歷:清華大學物理系1992級、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博士

經歷:美國避險基金Provident Capital計量分析師、中時電子報

執行長特別助理、元大京華證券(現為元大寶來證券)金融

交易部副理、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證券部副總經理

「你必須要早別人一步,感覺到任何蛛絲馬跡,預測某個市場會波動,你就要搶先進去把部位建好。」

牛繼聖說,很多人對於跨行、跨界、跨領域感到恐懼或疑惑,隨著證券商衍生性商品業務日益茁壯,權證商品所需要的「財務工程」角色亦愈來愈吃重,而財工領域本身也具備一定程度的資訊科學、計算機學基礎,因此,這對於修習科學的人而言,也是另一條職涯出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