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開博物館,常是收藏家畢生追尋的終極目標,但開館所耗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只要稍具理性思考、即可了解非凡人可完成之春秋大夢,人近中年的他,卻勇於實踐這個理想。
場地,借用友人閒置廠房;主題,設定常民記憶台灣碗盤;陳列,發揮個人巧思達到防震係數;心態,不求賺錢、但求不虧錢;6月甫開館就吸引不少個人與團體參訪,誰說一己之力不能開成博物館,他證明︰只要價值正確,就要勇往直前。

人的價值,決定了人生的方向。
台灣碗盤博物館館長簡楊同出身宜蘭二結,鄉下孩子當年以高分考取政大外交系,「曾經的夢想是當外交官,但最後卻發現台灣沒什麼邦交…」
初出社會股市上萬點,他曾當過火夯的證券營業員,最後卻發現個性不符,在他眼中,這個工作帶他「認識了資本市場的金錢遊戲」。
大學就參加學生運動的他,後來都適性地選擇非營利組織(NPO)工作,10餘年前返鄉宜蘭,他任職過文化組織,發揚蘭陽在地文化;服務過廟宇組織,推廣北管、歌仔戲、申請廟宇為文化資產。
 

15年來四處尋覓

人生難免灰心無力,「人到中年,一定要做自己最有興趣、最有社會價值的事!」他今年決定以一己之力,開「台灣碗盤博物館」。
開博物館,乍看是挑戰個人財力與收藏力,這個一般人眼中的痴人說夢、不少收藏家眼中的終極之夢,真正能實踐者少之又少,但簡楊同有計劃地完成、讓說夢變可能。
收藏,是他15年來不變的興趣,觸角延伸陶瓷、文獻、神像等領域,歷來他從販仔腳、跳蚤市場、網站、古董商等處尋尋覓覓2萬件台灣碗盤,成為開館最佳後盾。
「為了開館,近3~4年有計劃投入,依過往參觀國內外展場經驗,碗盤在展示上較具可看性,碗適合格架、盤適合壁掛,像杯子就不易陳列…」簡楊同開始著手整理、構思。


參考國內外展場

過往收藏不分年代、款式,封存於老家,他坦言︰「有時放到哪裡去都不知道。」有了開館念頭後,簡楊同花1年時間系統化整理,現走進6月甫開幕的博物館,豬油罐、古早鍋具、碗、盤、碟各依功能、釉彩、型制被歸類成局,讓人一賞台灣碗盤風華。
這是官方博物館不會重視的品項,卻是台灣常民生活的重要記憶。
館內展示以50年前台灣一般民眾使用的碗盤為主軸,這年代正是簡楊同個人的成長記憶、也是台灣陶瓷蓬勃發展時期。「台灣不產高嶺土、原以陶土當作窯燒的原料,近50年才有進口瓷土,才開始有潔白瓷器。」看著碗盤上的開片、裂紋,他認為這正是台灣碗盤走過歷史的在地價值。
收藏初始他曾執著過中國陶瓷品,最後他發現台灣製品,是在地「土」與「火」的結合,更具收藏意義,轉而專攻台灣出品。


研發吊掛避震法

簡楊同不只搜羅、也深入考究,以館內一只不起眼「青花排點紋碗」為例,他在宜蘭三結覓得時尚不知其珍貴,後來比對史料才發現,其青花排點特色,與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陶瓷器特色相近(該文化早期文化層距今800~1300年、晚期文化層200~400年前)。
雖收藏喜好,父母無法理解、妻子從反對到支持,但簡楊同向來也量力而為、做好財務控管,不貿然追求超出能力的藏品,館藏不少碗盤是他當年以300元、500元慢慢存寶迄今。
「雷公埤附近友人友情贊助閒置廠房省開銷」、「以舊房拆卸下的紅檜木再利用,裝置全館成特色」、「宜蘭多地震,以彈簧、軟管等自行研發碗盤吊掛避震方式」。
「這過程雖然辛苦,但很快樂。」簡楊同說,最近發現自己開始有老花眼,人生苦短,做夢要即時!

【簡楊同小檔案】

年齡:1964年出生(48歲)
學歷:政治大學外交系
經歷:
26歲 證券營業員
27歲 復興美工英文老師
28歲 宜蘭縣政府約聘人員
33歲 總統府國安會祕書
34歲 人文空間發展
 基金會執行長
38歲 返鄉宜蘭
48歲 台灣碗盤博物館館長

【收藏履歷】

收藏時間:15年
收藏數量:2萬件(碗盤等陶瓷類)
投入資金:550~650萬元(記者估算)
其他收藏品項:文獻、神像、黑膠唱片等
台灣碗盤博物館地址:宜蘭縣員山鄉永同路三段26號
電話:(03)922-369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