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的學生越來越時興在暑假階段到國內外企業實習,期望能提升自己未來投入職場的競爭力。幾週前,我指導的一位專題學生私下跟我聊起今年暑假他將要實習的機會: 
學生:「…,說真的實習真的是去打打雜,…」 
我:「…,若把實習當作打雜,那結果就一定是當打雜的,…」 
學生:「…,因為主管很認真地跟我講是打雜,…」 
我:「…,所以你也就很認真地以為那工作是打雜?」 
        一個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影響到他實習時收穫的層次。學生從業界實習回來後,我常會好奇地問他們實習的結果與收穫如何,我得到的答案很常是「…其實也沒做什麼,公司就是讓我整理資料、打打文件、然後弄一些他們交代的雜事,簡單地講就是廉價勞工;…」、「…那公司很沒制度,沒辦法學到什麼…」。這往往是動機不夠強烈的人會得到的結果與結論,也就是別人交代他做什麼,這過程的收穫就是什麼,而且也只有投身在好的環境才會有收穫與價值可言。但動機強、心態正向、真正虛心將自己投入學習情境的人理應可多面向地看到實習過程的收穫(不論處於健全的環境或待改善的環境),也會在工作的過程中看到許多被交付的工作以外的事務,諸如觀察自己的主管如何領導別人、其他部門同僚的工作方式為何、公司的不同功能如何運作,甚至體會自己所實習環境的文化與生態。提供工作者固然可以謙卑地矮化自己所提供的工作、不期望別人產生太高期待,但接受者實在不應那樣思考,而是該尊敬自己將接受的工作。 
        一個人如何認定自己所處的環境、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主管,它們往往就會變成自己所認定的那樣,而別人也只會以那樣的方式認定它們、甚至認定你。有些人喜歡「酸」自己所處的環境、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主管,但一個對自己周遭一切嗤之以鼻的人,別人非但不會尊敬這個人所處的一切、甚至不會尊敬這個人。再者,一個人對一份工作、對自己所處環境的基本心態往往造就了那份工作、那個環境的意義與價值。一件事的價值固然可以由別人創造給自己、說服自己,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發自內心地認定這些價值、甚至願意自己為它創造價值。若被動地等待別人為這份工作、這個環境創造價值,結果就是真的只有別人所創造的價值而已;若自己將一份工作、一個環境的價值認定得更廣、更深,自然就會在這過程中導引自己去發掘與體悟更多元的價值。 
        一份工作的價值不是主管、共事者、環境所創造,而是由自己所創造。常將「這個工作學不到什麼東西」、「這工作環境很爛」、「這主管很差」、「這環境裡的人很難讓人認同」等抱怨掛在嘴巴上的人,固然可以埋怨環境未能替自己創造工作的價值,但更要自省的是,自己又是否主動地為這個工作、這個環境創造價值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咖啡王子蔡大哥 的頭像
    咖啡王子蔡大哥

    【東森消費聯盟元年】➡️東森ecKare➡️播播商城 boboMall直播電商分潤平台招募創始會員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