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政達
歲暮,這5個女兒的媽媽永遠離開了她們,那年冬天不算寒冷,讓大女兒覺得寒冷的是,嫁出去的老五在媽媽百日後吵著要分家。
老五當然有她的道理,她說,其他未出嫁的姊妹住在一起,可以分擔水電費,她什麼好處也沒有分到,堅持把爸媽的財產分成5份。
爸媽的一輩子到底留下些什麼?在某個禮拜日,5個姊妹回到老家,媽媽生病時用過的輪椅堆在角落,媽媽禮佛的香壇如今悄無聲息,5個女兒設定了議題,一一檢視媽媽的財產。老四一直氣憤難平,她說分了家,這個爸媽辛苦經營起來的家就將煙消雲散,活了83歲的媽媽,那個虔誠為亡者助念的媽媽,很快地就將為眾人所遺忘,變成了銀行帳簿上的一筆數字。
到了分家的時候,再怎麼精心計算,還是房子和土地最值錢,但一住超過半世紀的老房子,也要等都更後才值錢。5個女兒是這樣盤算的,將來把房子賣了,把錢分成5份。她們在爭吵中做成決定,還包括老四一度拂袖而去,事情這樣定了以後,大女兒心中興起惆悵意味,「這個家,只怕再也沒有人回來了。」
那年冬天不算冷,真的,最後5個女兒進到媽媽的房間,打開衣櫥,開始分配媽媽的衣物。媽媽生前是個節儉的女子,衣物都留著,什麼都不捨得丟,但大女兒只拿了幾條圍巾,以前她過年回娘家,媽媽曾借她禦寒,她覺得顏色好看,還是喀什米爾的羊毛。
老家的廚房後有一個小小的儲藏室,平時儲放媽媽沒用完的乾貨。她們進到廚房,找到媽媽沒用完的蚵乾。大女兒嘆了一口長氣,回想起她和媽媽上迪化街買這批乾料的情景。二女兒也想起來了,很久以前,5個女兒還睡上下舖擠在一塊的時候,媽媽會發了蚵乾,煮一大鍋粥給她們吃,那味道真的很香。
蚵乾,其實就是曬乾的淡菜,是名符其實的福州菜。從晚清一路相傳下來的做法,跟著爸媽遷移定居台灣的歷史腳步,而變成了這5個女兒的鄉愁。女兒們記得,當媽媽把淡菜乾泡在水裡等著發開的時候,那等待的氣氛就在女兒們間沸沸盪盪地展開,不為了那粥的氣味真有多好,而是從媽媽手裡調養出來的那份等待。
有人提議,把剩下的蚵乾分成5份,大家各自帶回去,沉默間,大女兒說道:「那就煮不成一鍋粥了。」最後,四女兒說:「大家吃了粥再回去吧。」天氣不算寒冷,還不到吃粥的時候,她們仍決定將蚵乾泡開,就算為了已經永遠離開的媽媽吧,著手煮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