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呂政達

哪些是生命中的美好食物?鬆軟的桂圓糕、那種稱作吉紅的小點心,我想應該都算,對陳家的女兒來說,則只有媽媽做的蘿蔔糕。

她家原本開著水電行,爸爸當過好幾任的里長,所以招牌就理所當然掛上「里長伯」。幾年前爸爸生病了,家計頓時失去依靠,她媽媽想起小時候家裡做的蘿蔔糕,原本只是過年過節忙著做幾塊,分送給街坊鄰居,卻漸漸地傳出了名聲,都要來吃里長伯太太做的蘿蔔糕。而在家庭最需要的時候,女兒跟著媽媽一起做蘿蔔糕,就擺在自家的門口,一團團圓圓的在冷去後也撲出香味的,就是台灣人面對生命牽頓時的迴旋,就著蘿蔔糕這麼家常的食物,表現出對生命的美好和熱愛。

女兒沒有趕上媽媽當孩子時,跟著長輩做蘿蔔糕的情景,她卻可感受到媽媽對蘿蔔糕的鍾情,也許記憶中熟悉的食物都能讓人產生這種安定感。

對了,女兒說,當她看見蘿蔔糕從蒸籠來到自家門口,或者拿著蘿蔔糕到公司分送給同事時,那種屬於感,其實說穿了,就是安定感,這就是蘿蔔糕的神奇力量。

如何分辨市場賣的制式蘿蔔糕,或者是一個媽媽親手做的蘿蔔糕?那個女兒說,市場的蘿蔔糕異常地完美卻沒有表情,但當她吃到媽媽做的蘿蔔糕,所有原料都來自媽媽的手,只留下白蘿蔔的原始味道,媽媽在蒸籠的蒸氣間流著汗,做出的蘿蔔糕就像一張流著汗,卻微笑而蒼白的臉孔,把一手手藝繼續傳下來。

那種安定感一再地從蒸籠裡出發,更早以前,從女兒也幫著媽媽削蘿蔔籤,再混進米漿裡攪拌就已開始了。到了後來,即使不是過年,也不是什麼大節日,他們家都會製作著蘿蔔糕,那種香味就是家的味道。

陳家女兒說,他們家其實就是靠蘿蔔糕拯救的,要不然,在爸爸突然生病的那個年頭,他們也不知道是怎麼度過來的。在台灣鄉鎮的許多角落,其實就流傳著這樣的食物和人的故事。有個單親媽媽開始包粽子,幾個面臨中年失業的家庭在家鄉自製果醬,靠網路也賣出了品牌,小時候的美好經驗,便成了日後眾人心目中的美好食物。幫助來自生活經驗,幫助也來自自己。

爸爸生病後,媽媽接替出來參加競選里長,那一年整個里沒有別人出來,都認定是她了,所以,現在你到那裡還是名正言順地掛著里長伯招牌,還是,飄著一樣的香味,彷彿在告訴你,你到家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