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邢憲生

看著電視節目中那些口若懸河、引經據典地談論著各種社會問題或是專業話題的來賓們,我對正看得津津有味的友人提出了想法,「你不覺得有些奇怪?這些人怎麼可能對每一個議題或是細節都知之甚詳、侃侃而談?他們會不會只是照本宣科,或是自己硬掰的?」

「你別以偏概全、過於主觀,人家可都是學經歷豐富的專家。」友人對我的疑慮有些不以為然。他說,「看他們名頭那麼響亮,準備了那麼多的資料,又那麼有自信地滔滔不絕,應該都有好幾把刷子才對的。」「真的是這樣子嗎?難道沒有盲點?」我心中仍存疑。

幾年前,在一所位於港口邊的大學中碰到了一位多年不見、專長在機器人視覺解像方面的研究所同學。因為這些年來的研究成果豐碩,他已成為該系的研究所所長及名牌教授。只是當我接過他的名片時,我對其中的一個頭銜「港務發展委員會委員」有些不解。

「你什麼時候變成港務專家了?難道建港口要用到機器人?」「你別開玩笑了,我哪有那麼厲害」,同學笑道。

不過他接著解釋,主要是委員會需要產、官、學方面的專家組合,他既為系所的門神,又小有名氣,就順理成章地被邀約進去了。

「可是你行嗎?」我質疑。「如果連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都能插手國家的教育改革,我為什麼不合適呢?」同學大笑道。

其實會有這種奇怪的現象,主要是人們習慣把人和他們做的事情劃上等號。我們尊稱某某人為專家、老師或是教父,卻忽略了這些名號是有事情上的針對性。

換句話說,一個人很可能是修某種汽車的專家,但她/他絕不可能會修所有種類的汽車(更遑論車子中各個不同的部位)。

因此,修車專家這種針對人的泛稱就顯然不適用。

這也難怪以前有主管向我抱怨,為什麼堂堂一位電機博士卻連修個電表這種簡單的工作都不會?這是因為博士是專做某項基礎研究的學者,而不是一位會修某種電表的專家,這純粹是認知上的謬誤。

為了避免被專家這個名詞所誤導,造成管理任務上的無效,有幾個基本的觀念職場主管必須先瞭然於心。

1、專家狀態是針對一位員工對一件任務的專業能力及投入心態而訂的;只有相對能力強、意願高的員工才具備某項任務的專家資格,豐富的工作資歷並不代表專家的必然性。

2、專家能力是針對特定目標,經過學習而來的,它需要個人時間與精力的投入,不是理所當然就該有、也不會不勞而獲。

3、專精一項任務或目標並不代表員工也精通其他事情。畢竟人的時間、精力、資源有限,隔行如隔山、術業有專攻,天下沒有萬事通這種專家。

4、不論以前是否做過,任務相關的人、事、時、地、物對一位剛接手的人而言,都是新的,員工想去做,只代表其會因學習而培養出某項任務的專長,而當其在接手另一項任務時,整個過程又會重新開始,因此專家狀態是隨時都在變動的。

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說,「只有在退潮時,才會知道游泳的人誰沒穿褲子。」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想成為專家身分的情結。身為主管必須洞察專家的定義,在分派工作給員工時適當選擇,才能避免那些沒穿褲子的「假」專家們被賦予了不該有的權力,讓真正具備專業能力的專家們在任務中發揮所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咖啡王子蔡大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